他是蜀汉最大官二代,位高权重与姜维不和,死前说出蜀汉灭亡原因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祁山,行军于五丈原。也许是预感到他将不久于人世,他给哥哥诸葛瑾写了一封信,说“瞻儿现在已经八岁了,非常聪明可爱,但我害怕他太早成熟,将来难成大器”,信中充满了对儿子诸葛瞻的关切。不久,诸葛亮病逝。
诸葛亮死后,刘禅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为诸葛亮操办隆重的葬礼。刘禅不仅自己没去,而且严禁百官前去吊唁。同时,刘禅废除了丞相这一职位,左右分权制衡朝政,开始亲政。
虽然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有些不公道,但对于他的儿子是很不错的。八岁的诸葛瞻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蜀汉最大的“官二代”。拥有如此光环,诸葛瞻的从政生涯可谓平步青云:
17岁娶公主,授予骑都尉,掌管禁军;18岁担任羽林中郎将(比骑都尉高一级);26岁担任侍中(刘禅的内臣秘书,费禕和董允曾担任过此职位);33岁为尚书仆射(最高行政长官的副官),加军师将军(诸葛亮曾经担任过的官职);34岁,担任卫将军(掌管禁军宿卫),和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34岁的诸葛瞻位极人臣,难能可贵。刘禅这样提拔他,一来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二来,则是希望诸葛瞻能够为国出力。可是诸葛瞻和他父亲相比,资质要平庸许多,而当他统领国事的时候,距离蜀汉灭亡仅有两年时间,蜀汉积攒了许多问题,留给诸葛瞻的时间非常之少。
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逼成都。诸葛瞻率军在绵竹阻截邓艾,大战一触即发。眼看战事吃紧,诸葛瞻仰天长叹“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言毕,与儿子诸葛尚以身殉国,血染沙场。
诸葛瞻临死前说的这句话,所叹息的三件事,正说出了蜀汉灭亡的原因。
后主宠信黄皓,使得内政乌烟瘴气,作为统领国事的诸葛瞻非常清楚,但他没有能够除掉黄皓;262年,姜维北伐失败。诸葛瞻与董厥认为姜维连年征战,穷耗国力,于是向刘禅上表,要求剥夺姜维的兵权,但是没有成功。姜维得知后,索性就待在了沓中种地,再也没有回过成都,由此造成了成都防备空虚;最后率领军队与邓艾决战,却没有听取黄崇的建议,丧失先机,绵竹被突破,成都就危在旦夕了。这三件事,哪怕诸葛瞻能做好一件,蜀汉就还会延续,不至于这么快就灭亡。而他正如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是个难成大器之人。无能无力的诸葛瞻只能以死证明,保全诸葛氏的名节。
诸葛瞻战死后,邓艾下令割下阵亡蜀汉军士的首级,在战场堆积成“京观塔”,用来炫耀武功震慑蜀汉残存势力。最终,刘禅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而在剑阁的姜维却没有救援诸葛瞻,后来率领军士突围到郪县,向钟会投降。
妖魔道之神仙学堂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6973.html- 标签:windows7旗舰版主题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他是蜀汉最大官二代,位高权重与姜维不和,死前说出蜀汉灭亡原因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祁山,行军于五丈原。也许是预感到他将不久于人世,他给哥哥…
- 孙权封公孙渊为燕王,却被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一万大军狼狈撤退
- 曹操逼死荀彧,孙权逼死陆逊,刘备逼死刘封,这三者有何异同点
- 三国中谁斩杀的名将最多?马超不是第一,他击杀的全是名将!
- 曹操一生果断,早已发现司马懿的不忠之心,为何不直接除掉他
- 曹魏五子良将竟不堪一击?徐晃被孟达一怒射杀,竟是因为关羽
- 三国中谁斩杀的名将最多?马超不是第一,他击杀的全是名将!
- 曹操一生果断,早已发现司马懿的不忠之心,为何不直接除掉他
- 曹魏五子良将竟不堪一击?徐晃被孟达一怒射杀,竟是因为关羽
- 这名项羽部将在刘邦最危难时救了他,为什么刘邦一得天下就杀了他
- 诸葛亮死后29年,即使他还活着也没机会带领蜀国统一,因为蜀国位置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