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原本可以先于曹操挟制天子以令诸侯,他为什么不这么干?
公元195年,汉献帝刘协在原李傕部将杨奉、董承等人的护卫下,逃出长安,摆脱李傕与郭汜的投靠,一路向东往洛阳方向逃离。
当时袁绍在冀州的邺城,曹操在兖州,袁绍离汉献帝的距离比曹操要近,并且袁绍的谋士沮授建议袁绍迎奉汉献帝,可是袁绍没有同意。无论从距离上,还是从谋士的建议上,袁绍都有着比曹操更快的先手,可袁绍没有同意迎立汉献帝。
袁绍之所以没有同意迎立汉献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袁绍的政治主张不是拥汉,而是代汉。
说到袁绍的政治主张,就得从东汉末年的政治结构来说。
公元188年,当何进还是东汉朝廷的大将军时,袁绍是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而曹操是典军校尉,当时的袁绍还是大将军何进的幕僚,袁绍向何进提了一条建议:征招外军进京逼迫太后同意诛尽宦官。
何进同意了。正是因为袁绍的建议,从而导致了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们先下手为强,杀了大将军何进,然后就是袁绍、袁术及何进的部下冲进皇宫将宦官斩尽杀绝,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支撑东汉朝廷运作近两百的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一同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唯一政治势力的士族从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而袁绍就是士族的杰出代表。
我们有理由怀疑袁绍的建议,就是为了自已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崛起,本着谁是最大受益者谁的嫌疑最大,都无一例外的指出袁绍才是这场宫廷政变的主谋,而袁绍背后的势力则是日益强大的士族阶级。
本以为政变结束后,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可以顺利掌权,出乎意料的是,作为袁氏门生的董卓却不按套路出牌,打破了门生故吏要为主公效力的传统,充当了军阀控制朝廷的特例。
不仅如此,董卓还擅自废立皇帝,控制朝政,想延续东汉近两百年外戚掌权的传统,将自已变成汉献帝的外戚,而这一切,又与袁绍的政治主张背道而弛,于是就有了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仅仅一个四世三公的名声和士家大族的出身,短短几年时间,就让袁绍从无到有,从逃出京城的庶人到渤海太守,从渤海太守到关东军盟主,从关东军盟主到冀州牧,袁绍可谓风声水起,除了袁绍本人,在背面支持袁绍的是什么?就是日益强大的士族阶级。袁绍的支持者基本上全是士家大族。
袁绍执意挑起外戚与宦官的火拼,不惜亲手毁灭东汉朝廷,从来也没有在意过外戚与宦官背后的皇权,皇帝是死是活,袁绍根本就不在意,不仅不在意,而且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袁绍试图另立皇帝,来自已的政治主张而服务。
袁绍的政治主张核心思想就是以士族阶级为统治阶级,另立皇帝号令天下士族为我所用,建立一个以士族地主阶级为核心的政权,而皇帝只是这个政权的傀儡而已。
在汉献帝这个唯一合法皇帝还在位的时候,袁绍就已经想另立皇帝,这种行为与董卓有什么区别?这是分裂国家的行为,而恰恰是袁绍的政治主张的一部分。
明白了袁绍的政治主张,就很好理解袁绍不原意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袁绍根本就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想做的是“挟名声以令士族”。
这就是袁绍不愿意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根本原因,至于郭图、淳于琼的反对意见,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 标签:保定美容美发学校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