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母亲自杀,为不让曹操得逞,徐庶为何不回到刘备阵营?
这个问题要从刘备一路败退南逃开始说起。公元200年曹操开始征讨刘备,刘备是一路败退,第一次丢失夫人、走散兄弟。曹操生擒住了关羽。刘备逃亡青州,召集旧部,公元201年,曹操开始攻击汝南,刘备失败逃走并弃城,投奔刘表,刘表让刘备驻扎新野,刘表对刘备不以重用,刘备一筹莫展之际,遇到了水镜先生,推荐了徐庶、诸葛亮等人。这时候有一个人来到刘备这里,自称姓单,名福。《三国演义》是这样介绍的。这就是徐庶出场了,其实徐庶只是改名,并未改姓。《魏略》说他“本单家子”,是出身单寒,并非高门大族之意。解为“姓单人家之子”。
徐庶,字元直,少时好学击剑,曾为人报仇杀人,被官府缉捕,逃脱后化名单福,折节学文,大成之后,刘备拜其为军师。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即退了来攻的曹兵,初显身手,为曹操所注意,因其母被曹操所执,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被迫降曹后,徐庶作过中郎将,御史中丞。最后默默无闻老死门户,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徐庶的经历。
徐庶临别之时告诉刘备: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并且在进入魏国阵营后从不提供任何建议,徐庶(即单福)虽说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次要人物,是为诸葛亮的出山作铺垫的,但他的形象鲜明、十分生动,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这句歇后语: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到许都后,老母因此羞愤自尽,但他在老母死后,虽然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可也没有再回到刘备身边。许多人为此惋惜,那他为什么没有回到刘备的身边去呢?
1.第一条理由,徐庶投刘备时,刘备势单力薄,徐庶是因为他"仁德"的名声才跟随他的,徐庶在走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提醒他要把完成统一大业时时刻刻牢记心中,在那时徐庶的心里面,刘备就是救黎民于水火中的仁德之主。但在徐庶走后,刘备火烧新野,使得百姓流离失所,这恐怕不是一个仁德之主应该做的。刘备在逃离樊城时,发动流言,结果十几万军民随他一起逃难。如果没有十几万军民给他当盾牌的话,他可能早就被曹操抓住或者杀了。他带这十几万军民逃跑,既有了盾牌,又使自己仁德的名声传遍天下,而曹操既没抓到刘备,又给老百姓留下了一个魔鬼般的形象,为其以后争夺天下留下了一个不利因素。这种既损人又利己的事刘备做做的很漂亮,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绝大多数人都被蒙骗了,可像徐庶就没被骗倒,以徐庶的智慧他连周瑜火烧赤壁的计策都能看出来,刘备和曹操、孙权一样,都是打着各种幌子,只为争夺天下而实施都各种手段,怎么会不清楚这点呢?既然徐庶看清了刘备并非心目中的仁德之主,那么他在曹营还是在刘营又有什么区别呢?
2.第二条理由,徐庶在即将离开刘备去曹营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主角登场,配角就该谢幕呢。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一向被看作是智慧的化身了,徐庶如果重回刘备阵营,应该位居诸葛亮之下,以徐庶的性格,这恐怕是他未必可以忍受的。想那庞统到刘备手下后的下场,徐庶回去了又能怎么样呢?按徐庶的性格不应该也不想回去和诸葛亮争。
3.第三条理由,东汉末年都文人一般都很重视气节,很讲究做事从一而终,舆论轻视那些朝秦暮楚的人,吕布的下场就是反面教材。徐庶先投刘表,再投刘备,最后投曹操,如果再回刘备阵营,舆论对其评价如何?徐庶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因为曹操“名为丞相,实为汉贼”。他比较看重舆论名节,所以这是徐庶留在曹营不回刘备阵营的又一条理由。
总之,徐庶也算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整个《三国演义》作品中,从他亮相到谢幕就只有三处。但一个忠孝兼顾、智慧谋略的士子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一直到了一千多年后都今天,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地谈论他,包括我们今天也是。读者朋友,您对徐庶是怎么看都呢?
- 标签:国产电视哪个品牌好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