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称帝前,厉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边,为何李世民得胜了?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朝初年,当时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战争还在继续,在这些战争中大显身手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当时26岁,但是已经在马背上征战了十年,立下了赫赫军功,掌握着一支精悍的军队,他已经是唐王朝的秦王了,而且还被封为天策上将,在军中是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的。
而且他的身边还聚集着一批谋臣策士和能征惯战的将领,这是他的全部实力,都是依靠自己的艰苦斗争得来的。在长期的征战中,他形成了坚毅果敢、沉稳冷静的行事风格,一旦确定的事就会用尽全力去落实,这是软实力。
李建成是太子不错,但是他的军功没法和李世民比,身边的一群人虽然也很出类拔萃,但是和他没有过命的交情,在识人用人上他也略逊一筹,他的手下王晊甚至是秦王的眼线。
而且在他手下潜伏多年都没有被发现,这说明李建成在内部的组织建设上存在漏洞,在排查奸细、保密防谍方面做的还很不够。这也充分说明李建成的敌情意识不强,差于李世民的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由于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所以很多人都来依附他,这就是典型的趋炎附势,这些人都是抱着攀龙附凤的心态来的,对李建成的忠诚度有限,不可能对李建成剖肝沥胆,在关键时刻不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尽管这些人的势力不小,人数也很多,但是整合程度不高。
齐王李元吉是一员悍将,比较难对付,而且这个人的头脑也不简单,依附太子,这是虚晃一枪,借着太子来掩护自己,而且他还制定了与太子合谋杀死李世民的计划,然后西征,不论结果如何,回来就统兵政变,夺取皇位。可见李元吉的心思缜密,而且凶狠。
李建成身边的人马加上齐王的人马的确是比李世民的实力要强,但是不要忘了“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人多未必能干成事。李元吉和李建成的阴谋很快就被王晊报告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立即制定对策,最后决定在一个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羽翼都无法保护他们的地方下手,那只能是皇宫。李元吉也用了斩断李世民羽翼这一招,以西征为名已经把秦王府的精兵猛将都打发走了,但是他棋差一招,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以伤病为由没有随大军出征。
紧接着李世民派人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常何曾跟随太子征讨过刘黑闼,算东府旧将。正因为这个人值守玄武门,李建成才没有起疑心。于是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顺利接管玄武门和皇宫宿卫,杀死了孤身进宫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尉迟敬德和侯君集在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世民在身边谋士的策划下,依靠手下的猛将打了一场令李元吉和李建成措手不及的突袭战,一举扭转了形势。李世民下令把李建成和李建成的头砍下来扔出皇宫,宫外准备攻城的人马见此情形四散奔逃。随后,李世民向李渊请罪,两个月后,李世民登基,当初依附太子的势力迅速向李世民靠拢。
- 标签:第一皇后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