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和曹操都挟天子令诸侯,原来曹操并没有挟天子,错怪他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门艺术。“挟天子”并不是目的,目的有两个,短期目的是“以令诸侯”,终极目的是“当天子”。而且,必须有“以令诸侯”这个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当天子”这个终极目的。
曹操在“以令诸侯”这个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他利用自己是丞相的身份,广招天下人才。这样做,不仅获得了天下有识之士的肯定,而且也网罗了自己的人才,打造了自己的团队。其次,他以皇帝的名义,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收缴他们的兵权。对于那些不听话的诸侯,便可以理直气壮地率军讨伐他们。第三,塑造自己忠臣的形象。虽然凡事汉献帝都不能做主,但是他一直把这个皇帝保留下来,绝对不会轻易地动他。而且在条件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绝对不会称帝,而是极力塑造自己“周公吐哺”的形象。总之,必须在“以令诸侯”工作做足,水到渠成以后,才能顺理成章“当天子”。
董卓刚刚进京,就开始对天子进行废立,废除刘辩,改立刘协。所有人都知道,当一个人敢于对皇帝进行废立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权臣,就是奸贼。只这一点,就让董卓在舆论上居于下风。我们说过,“挟天子”的目的,是“以令诸侯”。而他这样废立皇帝,完全没有起到“以令诸侯”的目的。他一味凭武力说话,让人拿着刀站在朝堂上,谁要不同意,就把谁给砍了。可以说,连起码的政治智慧都没有。赵高想在朝堂上搞一言堂,尚且要通过“指鹿为马”的方式,让别人心领神会。而董卓连做这样的事情就不愿意。可以说,他废立皇帝一事,让天下诸侯们都找到了反对他的充足理由。所以,袁绍、曹操、孙坚、公孙瓒等人,都起来讨伐他。
董卓在把控了朝堂后,因为他的嗜杀,很多当时的知识分子都赶紧逃跑避祸。后来,他接受建议,征召名士,包括荀爽、韩融、孔融等都被征召起来,在朝廷中或者地方上任职。那些曾反对他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他也授予他们太守的官职,但是,因为他那些没有含金量的做法,让被他提拔起来,或者恢复了官职的人,没有一个感激他,成为他阵营里的人。包括袁绍等人,最后甚至成为反对他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样是“挟天子”网罗人才,他却做得很失败。
董卓不但得罪了皇室,得罪了大臣,得罪了士族,得罪了知识分子,他还得罪了老百姓。拿下雒阳城后,董卓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宅,趁机抢劫城中的财物。同时,他还派人盗挖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搜刮财宝。纵容士兵劫掠富户,搜刮财物,奸淫妇女。他这样做,让他完全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
曹操之所以“令”诸侯,是因为他没有“挟”天子;董卓不能“令诸侯”,就因为他确实“挟”天子了。因为要令诸侯,就不能挟天子。
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来的。作为刘备方面的智囊,诸葛亮必须把曹操摆在一个不正义的位子上,只有这样才会让他们的事业师出有名。所谓“汉贼不两立”,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曹操的敌人,诸葛亮必须这么说,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所必要的抹黑。但曹操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说过,更没有那么做过。在他那里,这叫“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毛玠向他提出来的。那么“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不同呢?区别大了!挟天子的关键在一个“挟”字,这个天子只是个玩物,是个被用来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工具罢了。说句难听的话,给你口饭吃就不错了,“奉”?不存在的。董卓就是这么做的。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全民公敌的位子上,天下群起而攻之。毕竟皇帝是天下之主,你这么欺负皇帝那无论是从道义还是从实际利益上都是要削你的。“令诸侯”?只有清君侧!
正是看到了董卓的结局,曹操才不可能这么做。他只有把皇帝恭恭敬敬地供奉起来,才能最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因为皇帝就是最大的政治资本,最大的后台。把皇帝哄开心了,别人就没有清君侧的借口,他自己也才能以天子的名义去收拾那些不听话的诸侯。
- 标签:谢娜婚礼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