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项羽在乌江没有拔剑自刎,并带虞姬回江东,项羽能否击败刘邦
秦末汉初,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天下群雄并起,但是随即又纷纷谢幕,最后站在台上只剩两个人,就是刘邦和项羽。当然最终的结局我们都很清楚,刘邦是开创了大汉400年的基业,而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时项羽真的是带着虞姬一起过了乌江,他有没有可能东山再起,击败刘邦呢?
笔者认为:不可能
第一、刘邦的军事实力已经远强于项羽。
刘邦在垓下之围时已经基本平定了当时的北方,在垓下之战前,楚汉双方实力的天平已经倒向刘邦,整个北方都是刘邦的势力,而反观当时的项羽,北方盟友基本倒戈,后方也被彭越搅得是千疮百孔,战争潜力基本枯竭。即便是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估计也没有多少翻盘的资本。
第二、项羽的作战方式受到较大限制。
项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骑兵统帅,它的运动战在当时是无人能及,可是失去了北方盟友就意味着失去了战马的来源,后方的留守部队不太可能拥有大量战马,所以说项羽在垓下之战后已经无法再进行他最擅长的战斗方式,翻盘的可能性应该来说比较渺茫。
第三、楚汉双方的人力储备也有较大差距。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之后,项羽手下可以说聚集着当时最精英的人才队伍,但是短短四年时间,就变的人才凋零了。项羽的老谋臣范增被陈平的离间计搞的是备受冷落,最后活活气死。骁勇善战的大将龙且[jū]亲率20万大军攻打韩信,被韩信用水淹之计斩杀。还有英布,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就叛楚归汉,还有刘邦的重臣韩信,最初他投奔的也是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反投刘邦后成为头号军师。
如此一来,项羽还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只有寥寥几人。而反观刘邦,除了跟他一起出山打天下的萧何、夏侯婴,首席猛将曹参、樊哙,再加上从项羽军中吸收的韩信、陈平、英布等,到了垓下之围的时候,刘邦的人才队伍已经庞大到了不知道该用谁的程度了。项羽即使带着所剩不多的部队回到江东,估计也很难对付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
第四、项羽的性格和脾气有缺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商太低。
作为一名军事家,项羽无疑是一位杰出的统帅,他对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对于军队的灵活指挥,都无以伦比。但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也很明显。项羽比较喜欢勇猛威武的人,从鸿门宴上他对樊哙的态度可见一斑,所以说项羽最信任的人都很勇猛,但是他手下的谋士反而不太被重视,连范增也不是很贴心。这样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它的群体很难有大局观,这也是他最后被围垓下的原因之一,别人做好的套,他勇猛地冲了进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项羽的性格上还有一个天生缺陷,那就是不能因人而异,对手下人基本上都一样,没有考虑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得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与对方沟通和交流,比方说九江王英布当时对项羽的征召表现的模棱两可,于是项羽派使者过去责备,然后使者被杀,英布投敌,看来英布本人并不是一个愿意被别人责备的人,你得顺着他,如果把对英布的这种方式换到对他忠心耿耿的龙且[jū]身上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他肯定会马上出兵,所以这也体现了一种领导艺术,再看刘邦是怎么做的,韩信当年提出要做个假王的时候,刘邦气得肺都要炸了,可是嘴巴上说韩信小家子气,男子汉大丈夫做什么假王,要做就做真王,结果韩信因此为刘邦忠心卖力,出谋划策。
第五、项羽的气量太小,容易被激怒而坏大事。
当时为了给叔叔项梁报仇,一怒之下,坑杀了20万秦兵。想灭了刘邦,结果最后被迫追到了乌江边,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反而说是老天要亡他。如果历史可以重演的话,他就算是跑到江东,也会被对方一番羞辱,然后气的出城迎战,手下一帮血性的亲戚同仇敌忾,再次义无反顾地冲进韩信和张良的圈套。
总的来说,项羽太年轻,当时只有30岁,年轻气盛,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一直是高高在上,结果没想到垓下之战一败涂地,对他个人的信心打击是可想而知,所以说即使他能够有命回到江东,恐怕也不是当年的西楚霸王了,也不太可能扭转整个战局,历史如果可以改变的话,最终的结局恐怕也是一样。
- 标签:媒体网络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