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刘备托孤时,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呢?并非是试探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退守白帝城。不久之后,刘备病重,在临终之时,他召来诸葛亮、李严等人前来托孤,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辅佐少主刘禅。在整个托孤过程中,最耐人寻味是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行,你可自取之。”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句话的解读可谓千奇百怪,其中以试探论和阴谋论者尤为著名,有人更是认为刘备在两侧安排了刀斧手!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出“君可自取”这样的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一二。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通过上面的记载可知: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先是赞赏了诸葛亮定国安邦的才能,又说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刘禅不成器,就让诸葛亮自己取而代之。此话一出,诸葛亮痛哭流涕,诸葛亮承诺定当尽心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两人的对话,很多人都认为是两个老司机最后的一场博弈!试探论者认为刘备如此说,就是为了试探诸葛亮到底有没有二心?这种观点有点搞笑,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人精,像这种低级的试探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诸葛亮有二心,他岂会表露出来,除非是诸葛亮精神失常了!刘备如果是要搞这种低级的试探,反而会伤了诸葛亮的心,甚至弄巧成拙,得不偿失呀,刘备岂会如此傻事呢?

阴谋论者更是离谱,认为刘备在托孤的时候,在两侧还安排了刀斧手,一旦发现诸葛亮有问题,就直接冲出来,将其斩杀。这种观点可谓漏洞百出,难免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当时,夷陵之战,刘备惨败,损失了几万蜀军精锐,曹魏和东吴虎视眈眈,蜀国国内各方势力也蠢蠢欲动,蜀国摇摇欲坠!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刘备还要杀死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股肱大臣,除非是刘备是病糊涂了。

目的决定行为,刘备在临终之时,做这么安排,无非还是为了他老刘家的江山,为了他的宝贝儿子可以坐稳宝座,绝非是坑儿子,将蜀国拱手让给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能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支持。刘备这样说,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支持。既有笼络人心之意,也有支持诸葛亮大胆放心去做的意思。说完这句话,他就让刘禅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刘备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真可谓用心良苦。

二是对刘禅的一种鞭策。这句话也是说给刘禅听的。刘备心里说:“刘禅,吾儿,你要好好干干。如果胆敢胡作非为,就让诸葛亮来收拾你!”刘禅可不是傻子,自己的老爸都说了如果自己不行,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有了这种鞭策和约束,刘禅不敢肆意而为,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好皇帝!

三是刘备也是说给自己的部下听的,刘备连江山都可以给诸葛亮,以此表露自己对诸葛亮的完全信任和支持,希望自己的部下可以听从诸葛亮的话,大力支持诸葛亮,可以上下一心,力挽狂澜,救蜀国于危难之中。

还有人说如果刘备这样信任诸葛亮,还为什么要同时托孤于李严呢?刘备托孤于李严并非是为了制衡诸葛亮,而是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一是势力平衡的需要。刘备手下主要有两派势力——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部。诸葛亮代表的是荆州势力,为了蜀国的稳定,必须要平衡朝中的两股势力,在托孤诸葛亮的同时,也要托孤于益州势力的代表人物李严。二是李严作为益州势力的代表能力突出,刘备希望李严能够成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携手共建蜀国大业!

总之,无论刘备这样说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诸葛亮都在刘备死后尽心辅佐刘禅,一心向着北伐,完成刘备收复北方的遗愿,最后更是累死在五丈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还要怀疑什么呢?各位,你们说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