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油画《父亲》为过评选加了一支圆珠笔却被认为是败笔?
宋代崇尚以文治国,因此十分重视对于文官的培养,宋代也出现了不少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少不了的是对于故乡和双亲的思念表达,比如诗人苏轼就在送别友人时作诗《送贾讷倅眉》,希望他能够给家人带话:“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是他对于故乡和父母亲人的深切思念。
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儒学没有像古时候那样作为上的要求让百姓遵从,但是其精神上的影响是无法磨灭的。“百善孝为先”这样的概念自古就有,并且父亲这一角色作为曾经的父权制下的权力掌控者,至今仍然以一种“一家之主”的形象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观念之中。虽然鼓励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明显的男尊女卑行为,但是从精神上看,它依然没有消失。
而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更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这样的角色看待,他们的身上往往会担负着养儿育女的重大责任。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家庭中,作为主要青壮年劳动力的父亲更是如此。因此,在不少艺术作品中,也有着对于父亲形象的刻画。然而,80年代油画《父亲》为过评选加了一支圆珠笔,但却被认为是败笔?
自古便重视农业的中国社会中,农民这一群体是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里,依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劳动人民,为这个泱泱大国提供着生存的血液。在没有杂交水稻的时代,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米饭可以说是人们的奢望。而在古代更是如此,家家户户都以种地为生,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时甚至会出现因为收成不好吃不上饭的情况。
在油画《父亲》中,看到的便是一位农民父亲,他的脸上沟壑纵横,干涸的嘴唇和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的面容让人动容。这幅直击人心的作品的作者名叫罗中立。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兢兢业业的工作只为了孩子能够吃饱穿暖。从小对于绘画有着强烈兴趣的罗中立在告诉父亲自己的愿望后,得到父亲的支持。他渐渐长大,也考入自己理想中的高中——四川美院附属中学。
而后罗中立到了大巴山的农村支教,他时常背着画板出去写生,乡下天然的美景为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一次外出写生的途中,他遇到了油画《父亲》中的主人公邓开选,两人常常一起聊天,竟然发现互相有许多兴趣相投的地方,于是成了忘年交。在和邓开选的相处过程中,罗中立有了将他当做灵感对象的想法,但是他一直没有想好怎样去呈现这位农村老汉的形象。
高中毕业后,在等待高考恢复期间,罗中立回到达县,这儿朴实的乡亲们和天真的孩子们让他的灵魂得到了放松。1977年恢复高考后,罗中立参加了,但是专业成绩极高的他却因为落下了文化课古典文学,错失进入大学的机会。于是他只好另辟蹊径,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展。他来到乡下,准备找好主题开始创作。
一开始他创作了一幅《收粪的农民》,他希望人们能够看到这些为了粮食劳心费力的最底层人民。但没过多久,他认为这个主题不够深刻,便尝试对画作进行新的改进,于是《父亲》问世。在广受好评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作品展览期间,有人批评他说他将农民刻画得又老又丑,似乎是在抹黑我国的农民阶级。
这一议论一经发表就得到了许多人的附和。无奈的罗中立只好在这幅作品上老人的头巾中添上了一支圆珠笔,目的是想要凸显出社会变迁后农民也有文化,能够读书写字了。本以为这样做之后,质疑声便会停止,但这幅新的作品在展出之后又有人说这支圆珠笔是败笔,它破坏了这幅画想要传达的整体风格,和整幅画的表达十分违背,更重要的是,它和时代特征明显不符。
对此,罗中立的解释是,创作这幅画时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背景中,所以他主要考虑的方面是画作本身和当时社会现状的相符合。如果再次让他创作一幅新的《父亲》,他更多地会从艺术和绘画的角度去描绘。其实对于罗中立来说,这幅作品是他在乡村生活中所看见的农民的真实写照,不是为了刻意表现什么,他是想用这种极尽写实的油画技法,为中国的农民做一次宣传。
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感念这些带来粮食的人,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就没有餐桌上香喷喷的饭菜。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