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2007 从3000点到6000点见证大牛市理性看待股市泡沫
◎当年1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转载了亚太区知名经济学者发布的署名文章《警惕内地股市已出现泡沫》,该文章认为,股市中最重要的基准之一是市盈率,中国股市的长期平均市盈率应在15倍-20倍之间,且更靠近15倍,“当市盈率超过25倍时,就很可能是泡沫了”。当时,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约为25倍。
在这轮过山车行情前,沪指从未触及3000点。2007年1月开始,关于沪指突破3000点、股市泡沫的大讨论便未消停。
当年1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转载了亚太区知名经济学者发布的署名文章《警惕内地股市已出现泡沫》,该文章认为,股市中最重要的基准之一是市盈率,中国股市的长期平均市盈率应在15倍-20倍之间,且更靠近15倍,“当市盈率超过25倍时,就很可能是泡沫了”。当时,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约为25倍。
该文章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包括吴敬琏、成思危、罗杰斯等各界人士参与讨论,瑞银、高盛等各大机构,金融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众多媒体也纷纷加入。一时间,关于股市泡沫的话题成为社会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这也反映出当时股市成为让人们狂热追寻之地,场外资金加速入市,股民、基民日益增多。
1月~2月之间,《每日经济新闻》相继刊发多篇评论,包括《涨也怕跌也怕,股市如何治疗恐慌症》《假如泡沫今天破灭》《泡沫争论已过安心持股好过节》等,提出“泡沫的生成、破灭,就是股市规律”“要让股市摆脱黑色三分钟宿命,首先把上市公司的质量、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下去”等观点。
在一片热潮之下,每日经济新闻的多篇评论从“A股是否存在泡沫”辩论中抽身而出,站在更高层面上,提出更冷静、理性,同时更具建议性的评论。
这年2月16日,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盘中跃上3000点。3月,农历新年后的交易日伊始,《每日经济新闻》再次发布评论文章指出,站上3000点不是梦,但不夯实基础而上3000点,最终只会让普通投资者叹息流泪。中国股市的当务之急不仅在于维持良好局面,更在于改造公司治理结构,理顺公司激励机制,从而真正夯实中国股市的基石。
回顾这段历史,大牛市酝酿于2002年~2004年的机构变革,催生于2005年夏季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两次大变革开启了为期近2年的牛市行情。2007年,沪市从年初突破3000点后一路升至6000点,并在10月16日触及6124.04点,成就A股最高峰。
这一年的12月初,《每日经济新闻》刊发《金条受宠 个人储备黄金量激增 “炒金”热情高涨》报道。有受访者表示,投资黄金与投资股市、楼市相比,风险小,收益也较小,但是至少可以起到保值的作用。“据了解,现在不仅是这些个人投资者,甚至一些私募基金也开始盯上了黄金市场。”在这篇报道的结尾,记者写下如是观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见证2007 从3000点到6000点见证大牛市理性看待股市泡沫
◎当年1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转载了亚太区知名经济学者发布的署名文章《警惕内地股市已出现泡沫》,该文章认为,股市中最重要的…
- 成思危谈股市房市:2007年警告泡沫遭攻击(图)
- 回归25周年-香港房价走势
-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楼市崩盘始末
- 3月房贷关键利率保持不变河源楼市复苏回暖迹象增多
- 香港房价历史走势是怎样的
- 2021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及2022趋势展望
- 2021年楼市年度总结及楼市预测——明年量稳价涨
- 蜕变前行2021年楼市总结:跨越沉浮 笃定前行
- 日央行回应楼市崩盘时间表 称中国不会蹈日本覆辙
- 香港回归20年:楼市的十起十落与隔不了的内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