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楼市

为什么小区的水景往往被废弃?(买房容易忽视的细节)

  以前我们的文章,大部分是关于家居装修装饰的,基本属于房子里面的事情;最近我们颇写了一些“外面”的话题,一是觉得这些内容,对大家来说应该也有一点价值。二是为了拓展“戏路”,毕竟我们叫伽罗生活,而非“伽罗装修生活”、“伽罗家具生活”。

  前不久我们写了一篇稿子,说买房时候都要关注什么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要有一定的重要性排序(戳回顾))。但买房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宏大,再多字数的一篇稿子,也完全无法谈完。

  跟之前的文章比,这是换了一个角度,从反面或者侧面,提供一些视角,或者说经验。这些看问题的角度,不是普遍人们说的房子品质、小区环境、学区、医院等问题,而是容易被很多人忽视,却可能在某些时候,起到关键作用的问题。

  随着房产市场的分化成为事实,“核心地段、优质产品”这个八字箴言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不过,其实很多朋友对这八个字的理解还不太透彻。

  产品,其实没什么好研究的。房子就那么大,而且空间分布非常同质化;好的户型、好的房子是什么样,大家都懂。站在房子里体验一下,身体的感官不会骗人;比较谨慎的朋友,白天晚上各去一次就行了。

  一个事实是,产品的选择余地不大。一些朋友在买新房时,非常纠结于选哪套房;其实不用纠结,开发商已经在一房一价表上,为你展示了他们的判断,选单价贵的肯定不会错。

  关于信息污染,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北京的楼盘,如果宣传“长安街沿线”,那么肯定在石景山;成都周边的楼盘,如果宣传“天府新区、不限购”,那么肯定在眉山而非成都。前者还好说,北京购买门槛高,购房者有充足的时间做功课;而因后者踩坑的购房者,则颇有其人:一些青海、甘肃的购房者,冲着成都和天府新区的名头,买到的却是眉山的房子,只能老老实实“做时间的朋友”了。

  不过,信息可以被包装,物理属性总是客观的;况且,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信息,只是被选择性传播罢了。对于购房者来说,无论是买新房还是二手房,自己稍微做做功课,就能避免踩坑。

  “核心”“优质”这两个形容词,看起来属于价值判断,实际有一定的客观性:对于二手房而言,它们集中反映在已成交房源的价格上;对于新房而言,它们反映在周边项目的价格上。但,这只是现在的情况。

  未来如何判断?建设强度高的地方才有未来;建设规划是未来的重要参考。可以到政府相关部门官网,下载查询国土空间规划,了解周边的地块用途和出让计划,以及轨道交通、学校、医院、大型商业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落地节奏。

  规划的每一次落地,都是对板块内房产价值的刺激;缺乏刺激的板块只能随波逐流,很难走出独立行情。

  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提:规划一定会被落实。规划体现的是政府意志、是对未来的信心。如果你对规划是否能落地都没有把握,我建议你不要在该区域、该城市置业。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种规划都是正面的。比如大型医院,如果离得非常近,在很多人看来反倒属于不利因素。

  此外,规划的价值,总是会被提前兑现在价格上;叠加市场情绪等因素,规划的价值还往往被透支。其剩余价值的成色,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行情,具体判断。

  我们都知道,本质上是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所谓“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是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本文没有能力去讨论这些宏大议题,仅从供求关系的字面意思出发,提供一点微观层面的角度。

  简单来说,通过对地段周边、板块内部的楼盘存量、住宅用地规划的了解,可以估算出未来某些时间节点,新上市住宅房源数,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卖房时的竞争对手数量。这些都不必太精确,有一个量级就行了。

  这个量级决定了你卖房时的稀缺性。如果你赶上了新楼盘的批量入市,那你其实是在跟开发商竞争。开发商有营销预算,还有高大上的售楼部、铺天盖地的广告、西装革履的置业顾问,乃至全民营销、分销提成。如果你在限购城市,又想在限售到期时卖房,那么你必须意识到,楼上楼下的邻居可能就是竞争对手。

  同时的道理,也可以对需求端进行判断。该地段的购房者是一开始就冲着这里来的,还是其他板块的外溢?是家人朋友都居住在本地、自己不舍得离开的地缘性购房者,还是一年也来不了一次的投资客?地段吸引购房者的因素是什么,是产业、教育、环境、楼盘品质,还是价格?回答完这些问题, 就可以对需求的强度进行估算。

  需求还可以从产品层面判断。总价是刚性的;如果你在某地段入手了一套大房子,但是所在地段各楼盘都是以小户型为主,你就需要考虑,将来出手时的目标买家,是会觉得你的房子很稀缺,还是因为达到了某个总价门槛时,而干脆换到更好的板块?

  对未来市场的判断不仅限于此。再举一个例子,当蜗居在学区房多年的家庭,因为子女毕业而终于可以落实改善需求时,该学区周边的改善型房源的供求关系,就会因为这些拥有强大购买力的购房者的入场,而产生明显变化。这也是可以去预判和捕捉的。

  楼盘是有生命周期的。它处于蓬勃向上的青年、壮年,还是江河日下的暮年,不仅取决于楼盘年龄,更取决于日常的管理、养护。这跟人一样,总有很多朋友,拥有与年龄不符的面相。

  无论是考虑长期居住的体验,还是在意未来价值,我们肯定是想买到处于健康状态的楼盘。实地看房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不少小区都有水景,最常见的是喷泉,此外还有湖泊、水系。水景的状态如何,是小区管理品质的试金石。

  我们常常看到,大部分小区的喷泉偃旗息鼓,只在节假日喷一下;湖泊、水系里水体浑浊、富营养化严重,杂草丛生;有的水系完全干涸,成为水沟。曾经是新盘的重要卖点,现在却成了鸡肋、甚至是伤疤。

  一方面是安全问题。水景美则美矣,客观上也构成了安全隐患。尤其是喷泉,有水有电,如果出了安全事故、酿成悲剧,很多人都脱不了干系。所以,那些对管理能力没有信心的物业,就干脆把喷泉关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另一方面,水景很花钱。水景要运行,需要付出水费、电费、各种设备费用;其中的水费,还属于经营服务性用水,价格比居民用水高很多。水体要清澈,就要常清洁、常换水;水系里的花草、鱼,水系周边的景观要保持健康状态,都要动用专门的人员、设备、耗材。

  你看到的是水在流,物业看到的是钱在烧。在水景的维护上,物业和业主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对于物业来说,这些钱花出去,并没有实质性的回报,因此自然就缺乏动力。

  大部分楼盘的水景,在扮演完新房销售营销工具的角色后,就在不知不觉间被弃用了。这告诉我们,对于那些水景能够运行、能够保持不错状态的小区,要高看一眼:要么物业很良心,要么业委会很有战斗力。

  养狗衍生出来的问题,向来是小区业主群内的流量之王。各个城市对于宠物管理都出台了法规、政策,但执行层面缺乏力度。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后现代问题:很多地方人都没管明白呢,还怎么管狗?

  作为一只美丽、聪明、稳重的柯基的主人,我双手支持文明养犬,遛狗时也坚持牵绳、捡屎。我相信伽罗生活读者中的爱狗之人也都能做到。不过,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整体情况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比较新,以年轻人为主,我估计捡屎率应该有60%;之前居住的小区,捡屎率能有10%就不错了——我相信这差不多就是整个北京养犬者的捡屎率水平。

  小区内文明养犬的程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居住人群的素质;同时,也反映了小区管理水平。现在的人都不好管,要求物业对不文明养犬者进行实质性的劝阻,确实显得有些苛责;但是,在最低限度,对狗屎进行必要的清理,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狗屎当然是养犬者的责任,但物业有管理责任。一个小区,如果狗屎遍地,只能说明这里的物业已经彻底躺平,你能指望它在其他事情上做好管理和服务吗?在这里买房,无论是考虑生活质量还是未来前景,我都劝你三思。

  物业认为,根据业主购房时签订的《临时管理规约》,业主原则上不得封闭阳台;如需封闭阳台,需经全体业主表决,面积和户数均需达到“两个2/3”(专有部分占相关建筑总面积2/3,业主占总人数2/3)以上业主的同意,并按统一方案实施。

  法院一审判决业主“拆除违规封闭的阳台并恢复原貌”;二审出现反转,法院认为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物业作为物业服务人,无权决定是否拆除。

  因为封阳台引发诉讼,这是比较少见的,此前的全国范围内的案例也只有3个;从判决结果来看,业主和物业也是互有胜负。

  封阳台属于敏感话题,争议很大。即使是在上面成都这个案例里,业主们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比如该小区部分业主对二审结果表示不满,认为封阳台业主及开发商违约了,他们将保留起诉封阳台业主及开发商的权利,“要求赔偿小区掉价的损失。”

  必须承认,一个美观、整齐、乃至高档的外立面,对住宅的“卖相”是很好的提升。此前,就有杭州多个小区的业主提出倡议,众筹将真石漆外立面升级为铝板。

  不过,阳台是房子的、房子是业主的;尽管封阳台具有一定外部性、会改变楼栋整体外观,但这个事物业确实不太好管。要么都不封、要么大家一起封,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但各家情况自有不同,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和一致行动,估计比登天还难。

  影响楼栋外观的因素,其实还包括私搭乱建。这一般是在别墅小区。据我所知,再高端的别墅区,也一定会有私搭乱建;对于这些乱象,物业更是难以作为。作为强迫症,这就是我不买别墅的原因(笑)。

  本文无法在根本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支招,只能消极地建议大家用脚投票:对于那些能够保持统一、整洁外立面的小区,一定要高看一眼。

  这些细节其实都是属于小区管理的范畴。可能有些吹毛求疵,但确实有助于考察楼盘品质。看房的时间很短、居住的时间很长,如果你认为小区品质很重要,那么从踏入小区的那一刻起,就要多看多听。

  在本质上,看房就是看不利因素。对于新房而言,开发商会在售楼处公示不利因素——或许会在比较不显眼的位置、但一定会有;对于二手房来说,不利因素就别指望卖家和经纪人主动介绍了,除了在看房时多观察、多记录,更要多搜集资料。

  现在大多数小区的物业、业委会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一是为了发布公告、启事,二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工作。不要认为它们都是官样文章,这些信息非常珍贵。通过阅读小区的官方公众号、特别是业委会的官方公众号的推文,可以判断他们在忙什么,尤其是他们在努力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小区的不利因素。

  举个例子,在清华大学附近,有一个知名小区,周边国字头高校云集,小区住了很多高校教职工;地段就不用说了;地铁就在字面意思上的小区门口;虽然学区一般,但周边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总体来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的一位朋友在附近高校工作,打算买这个小区的房子,不过,在找到小区业委会的公众号之后,他退缩了。根据公众号里的文章,小区交付近20年了,仍然是临水临电,水电费只能在上班时间去物业交现金;离地铁口最近的小区大门,所处地块存在产权纠纷,所谓产权方声称不允许小区在这里开门;至于地下室管理、停车管理之类,那问题就更多了。

  一些朋友可能猜到这是哪个小区了。我这里不是说这个小区不好,其实很多问题属于历史问题,再说在板块内或许它真的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这么努力、诚恳的业委会,也是一个加分项。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想大家介绍公众号这个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它,你很难找到别人给你介绍这些信息。

  同理,在大众点评、贝壳等平台,也有关于小区的点评内容。不过对于它们的客观性,就需要客观看待了。

  还有一个我认为信息量很大的渠道,那就是政府留言板。各省一般都有这样的网上平台,民众提出问题,平台安排相关部门予以对接、解答。解答的内容往往是公开的。

  找到这样的平台并反映问题,是有门槛的,因此,上了这种平台的问题比较值得参考。大到某某楼盘停工、某某楼盘交房降标、某某小区消防设施老化,小到某某小区有邻居在阳台养鸡、凌晨打鸣扰人清梦。这些问题及其答复,相信可以让你对想买的房子有进一步的了解。

  事实上,上边谈到的东西可能是有些偏功利的。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分化,需求的多元化,人们选房的标准会越来个性化,甚至任性化。比如前不久我们去探访成都的一个伽罗用户,住在一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显得一般的小区里,却有一个300平米的露台花园。

  所以,还是我们一贯的观点,买房子是个非常慎重,也特别复杂的事情。不管是正向的标准,还是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选房经验,最终落实下来,你最需要关注的依然是生活品质,居住质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