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企业绩“滑铁卢”要“活下去”的不止华为
一边是疫情卷土重来,gdp一度负增长,一边是各行业绩全面下滑,就连华为,都把活下去作为主要纲领了。
而另一边的房地产,年中财报一出,哀鸿一片,仍在正增长的企业屈指可数,巨亏几十亿、盈利暴跌成为行业常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50家房企上半年业绩预亏,没有亏损的也并不好过,龙头企业同样遭遇盈利“黑天鹅”。
从已经发布的2022上半年房企财报来看,亏损额最多的是建业,已经超过50亿。亏损规模同样惊人的蓝光发展,2021年便亏掉超百亿,今年上半年再度预计净利润亏损46亿元。
而就算没有亏损,盈利状态也大幅下滑。比如头部房企碧桂园,预计上半年核心净利润45到50亿元,而2021年同期碧桂园的归母净利润达150亿元。
招商蛇口净利润预计同比降幅达到50.6%;绿地控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下降也达到了48.98%。
民企、国企纷纷滑铁卢,说明这已不是简单的公司经营状况能解释的,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盈利已经成了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泡影了。
而房企们为了尽快回款,解决债务危机,点子也是层出不穷。主要来看,以价换量是主要手段,通过大面积降低项目均价来换取需求。比如碧桂园、荣盛、金科等房企都将自己的项目,尤其是尾盘降价出清,但这也会导致销售成本增加,毛利率下滑。
在8月18日举行的投资者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市场下行周期之久超预期,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仍然处在下行期。
历史上,房地产下行周期最长的是2014年1月-2015年3月,单月销售面积负增长持续时间15个月,第7个月单月增速最低点-16.3%。
而从去年6月到现在,持续下行周期已达到14个月,其中去年10月单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最低点为-21.7%,已低于历史上销售单月增速的最低水平。
房地产寒冬仍在持续,除了最近暴雷的龙光和富力以外,下半年仍将会有房企违约,CAIC数据显示,年内,有12家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超百亿,有8家为民营房企。
不久前,又一波限购松绑潮来临。不同的是,这次的参与者包括了一线日上午,上海举行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过程中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到:
优化人才购房条件,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才缴纳个税或社保满1年及以上,在临港新片区限购1套住房,所购住房自合同网签备案满7年后可转让。
上海成了第一个明文规定取消限购的一线城市。虽然只是临港片区,但很有可能会掀开一线城市限购松动的序幕。
毕竟在此之前,廊坊就已经取消限购限售,北京也出台过子女可作为共同借款人帮助老人还贷这种政策。广州也曾有放松限购的传闻,据媒体报道,6月6日从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悉,非广州户籍居民购房的社保条件的确有所更新。
一线城市的入场,说明政策仍有释放空间,新一轮调控或许就在路上。因为从数据看,压力山大,连一向乐观的国家统计局,都用上了“房地产仍在筑底阶段”这样的略显悲观的线%,依赖卖地收入的三四线地方财政不容乐观。上半年略显疯狂的政策调控收效甚微,但通过这种大范围的政策调控,我们也能看出一点端倪。
那些从四限、土地、等不同方面入手,政策组合拳打得好的城市,收效往往更为显著。而不敢全面放开,始终以单方面政策放松为主要手段的城市,楼市就始终刺激不起来。
但楼市需求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仍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未来,必须要通过各种刺激政策齐发力,因地制宜,才有可能盘活楼市。
具体而言,一线城市长期来看房价仍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短期内调控政策较难退出,但可以局部放松调控,参考上海。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建议全面取消限购,支持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购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稳态。
不过房地产泡沫是必须经历阵痛才能挤出来的,现在或许已经到了历史的关键时刻,也可能只是攀向下一个顶峰的蛰伏,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只有抓好手里已有的筹码,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撒手。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上半年房企业绩“滑铁卢”要“活下去”的不止华为
一边是疫情卷土重来,gdp一度负增长,一边是各行业绩全面下滑,就连华为,都把活下去作为主要纲领了…
- 环球即时看!楼市成交跌回七年前 北京城市副中心定向松绑“限购” 释放了什么信号?
- 重庆楼市土拍遇冷重庆房价应声下跌重庆楼市7月第一周数据出炉
- 济南8月29日起施行楼市新政购房政策一览
- 二战后日本房市泡沫:土地价格是美国四倍崩盘后国民选择寻短见
- 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效明显 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
- 「房企榜」7月两家房企卖超2亿元!骏景湾领跑全市
- 新政实施!楼市分化!2022江门买房怎么选才稳妥?
- 江门楼市最新数据出炉!11月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
- 2021中国房地产大数据年会 暨2022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报告会
- 热点关注:女孩江苏买房坐高铁去沪上班!一趟耗时50分钟比同事上班用时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