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汽车工业的兴衰与迷思
纵观全球汽车发展史,会观察出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每个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国情影响。本篇文章中,我想详细的和大家聊聊美国的汽车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事件让车轮上的底特律崛起,又让车轮上的底特律崩塌。
1908年,忙着向阿尔法罗密欧脱帽致敬的亨利.福特用买新帽子的钱改进了流水线,用高效的批量化生产打破了传统昂贵的车身制造厂模式,几乎每一个美国家庭,都可以用900美金买到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只要等到黑色的油漆干透之后。在流水线生产初期阶段,年产量就已经破万,随着生产线逐渐扩大,产量上升价格逐渐下降(Economics of Scale),后期一辆T Model的价格仅为260美金。
这样快速生产的方式使得T model的生产线万辆(这里@五菱宏光),不过对生产速度的要求造成了新车次品率的居高不下,甚至每十辆出厂的新车中就有一辆无法开出厂门。因此,修车连队都没得排的Model T自然地被无数影视作品反复按在地上摩擦。
即便如此,T Model的诞生直接使美国社会跑步进入汽车时代。汽车工业较好的薪资与福利在当时看来如同梦想一般,因此大批劳工哼着“到底特律去”的歌谣,前往他们心中的乌托邦,而汽车城的时代便就此开始。
在满足了从A地至B地的基本需求后,美国人民作逼的性格使他们在研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15年,Cadillac type51装配了其品牌历史上第一台v8发动机,成为了世界上最不**主义的发动机。而当时像Marmon、Duesenberg、“3p”(Peerless、Pierce-Arrow、Packard)。这样的豪华品牌也竞相争放,从V8到V16,用气缸真理去劝服那些要把支票拍在别人桌子上的银行家们。
在汽车普及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美国的汽车产业在一个无拘无束的大地上在蓬勃发展,而在1929年,一切美好的梦境都被金融危机的黑色风暴打破,一部分可怜的人从酒店的窗户跳下,而没有跳楼的可怜人们连卓别林先生的默剧都难生笑意,这股寒流不光侵袭了美国金融市场,很多资金短缺,产品层次单一的汽车企业也遭了殃,其中就包括孤注一掷研发Marmon16型汽车的Marmon汽车公司。因为车子不能卖给已经跳楼的银行家们的缘故,一批老牌的豪华品牌受到重创,自此,美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开始了第一次的重新洗牌。
金融危机后,美国三大品牌,(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逐渐确立,而此时,汽车设计的风格也经历这一次彻底的转变:1934年,Chrysler Airflow推出市场,流线型的车身设计大大降低了车身风阻,崭新的车身比例使其在汽车设计的编年史中立下了里程碑式的地位。
(著名设计学院Art Center Trans专业的教材“H-point”中,将其称为30年代的代表之作)
不幸的是,这款设计超前的车型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大众的青睐,不过却意外地促使了一家缝纫机厂的彻底转型。而流线年,在由Harley Earl设计的Buick Y-job世界第一辆概念车之中才被大众所接受.
翌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给美国带来大量的利益的战争无疑刺激了美国各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大批量生产军用设备的汽车业,在这一时间,通用旗下的品牌开始装配了新研发的Hydra-matic四速自动变速箱,而由Harley earl领衔的汽车设计又发展向了新的高峰。
战争结束后,美国社会飞速发展,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也无法阻止其进步的脚步。从脚踏车到大型跑车,战后婴儿潮(Post-war Baby Boom)的出现使得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消费品的顶尖产品,高级轿车的购买难度低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1941年road master上市之初,年销量只占别克品牌的百分之四,而到了五年后的1946年,其销量却活活占了整个别克的五分之一。
Buick road master,坐拥5.2L直列八缸发动机和5.5m长的车身,却只能作为一款入门级豪华轿车。
此时,在底特律,无论多么激进的尝试,都可以被化作现实。而人们对于在太平洋击落了无数架zero fighter的回忆,也通通化为了夸张无比的Dash to Axle长度和标志性的尾鳍,各种不同的舒适性配置,无论是定速巡航还是冷热空调,都在极短的时间里被牢牢地安装在了中控面板之中。
尽管先前的LeSabre,Firebird等概念车在设计上更加激进,美国车喷气时代的大幕,却是由Cyclone所拉开的。
借着3美元一大桶的进口石油的春风,美国马力和跑分的小米5已经没什么差别了,举个例子,采用6.0l y-block发动机的Lincoln continental最大马力可以达到300匹马力,而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数值并不算惊人。的Lincoln Continential 四代,在其生命周期中卖出了34万台,而更加平民化的雪弗兰Impala,仅1965年一年,销量便突破百万。
霓虹灯,LSD,便宜的大马力车,一切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实用主义这四个大字,已经早早地被近30年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美国汽车厂商扔在了新修的洲际公路上,被无数条白边轮胎反复碾压的找不到任何痕迹。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opec(石油出口国组织)逐渐减少对外出口石油的出口,直至全部停止。此时美国油价,在五年内,已经涨了十倍。
此时政府也按耐不住颁布了《燃油经济法案》,这次危机来的措手不及,全尺寸豪华轿车日子过得相当艰难,销量直线下滑。政策逼迫他们放弃全尺寸后驱车转向小排量小尺寸的横直前驱车。相较于风生水起的全尺寸轿车,三大车企完全没有开发小型车的经验,而唯一的应对方式只是减少马力。而这次动力的下降造就了第七代Cadillac Eldorado利用8.2升v8发动机产出190匹马力的工程奇迹。而在政策影响下的Mustang, Corvette,等性能车,也被阉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时的日本车企,便将自己在狭窄的街道里锻炼了无数年的Civic,Corolla一股脑的卖到了Santa Monica的海岸。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让美国人意识到,那个被自己用B29白天炸晚上烧的国家,正在以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攻占美国。而为了遏制日益崛起的中国,美国汽车业只能成为牺牲品。同时,见风使舵的美国媒体则自下而上的掀起了一场无比激烈的逆向民族主义,乘坐私人飞机来寻求政府救助的GM领导层,被第一时间搬上了荧屏正中间,而肥皂剧中间的广告,则换成了即将在肯塔基州下线的新款雅阁。
金鱼缸一样的AMC Pacer,追尾会着火且拒绝召回的Ford Pinto显然不能和那些性能优异的Celica,City竞争,于是,底特律的生产线被一条条的关停,愤怒的失业工人只能在熄灭的霓虹灯前砸毁一辆又一辆的日本汽车,可是,这如同躺在租界电车道上的黄包车夫一样,只能挥洒着无能的力量。
九十年代初期,美国经过了小型车的过度冲击,外加油价回落,全尺寸轿车又迎来了春天。高端轿车市场已经被日本人所占据,但美国车企仍计划借助昔日Lincoln town car、Cadillac Fleetwood等全尺寸轿车的余晖,重将星条旗插回市场
然而,即便是荣膺了Motor trend杂志评选的“1990年度最佳轿车”的Lincoln Towncar也再没有办法同引擎盖上放满了镀银水晶杯的Lexus竞争,在那些为了满足自我满足感而去虚情假意地保护北极熊的伪善者的呼喊下,美国车企只得灰溜溜地靠欧洲研发的小们苟活,而那段不再会回来的时光,只得寄托于聚光灯下,一辆辆注定不会量产的概念车了。
在Continental 的希望最后破灭后,美国全尺寸轿车还是没有逃过灭绝的命运。2011年,最后一辆福特维多利亚皇冠下线,至此,美国全尺寸非承载后驱轿车便彻底宣告灭绝。
从昔日如钻石般闪耀,到最后彻底被历史遗忘,美国旗舰轿车形成了一个空档,三大品牌的豪华分支都在尝试着在重塑形象,去重新踏足一个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的市场。
而无论是凯迪拉克还是林肯,近两年都推出了新的旗舰车型——从D级变为C级车的CT6和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新款Continental。
CT6 2.0T的引擎折射着对排放规定和消费者的妥协,Continental承载式横置前驱的金牛座平台也为了iihs的碰撞测试而重新设计。而值得称道的是,两款车无论从内饰质感,还是细节控制,都相较于之前的任何一款全尺寸轿车有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Continental相较于其5米1的车身长度,整车平庸的体量感失去了在同级车中的标志性特征。而CT6并不成熟的IP与Console设计,也很难在注重人机体验的消费者中占据决定性的话语权。
在接近饱和的豪华车市场,被贴上了粗糙,费油标签的美国全尺寸轿车,在大起大落之后,究竟能分得一杯羹呢?我们只听得Don Mclean在“American Pie”中这样唱道:
本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易车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易车立场,如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浅谈】美国汽车工业的兴衰与迷思
纵观全球汽车发展史,会观察出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每个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国情影响…
- 各领数十年复盘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 购车至高优惠96万!下雨也要来买车!百款车型价格直降多重优惠劲爆来袭……
- 堪比猪肉降价!4款大降价的豪华汽车最高优惠超10万
- 深圳行情深圳汽车降价优惠_太平洋汽车网深圳车市
- 沧州又一条高铁有了新进展!沧州设两站!
- 研究院丨2020年11月国内轿车市场销量与趋势分析报告
- 老刘历史课 消失的美国第四大汽车企业AMC
- 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合并为全球第四大车企
- 重磅!沧州这两座新建高铁站有新消息了!
- 2021年国内汽车销量26275万辆 车市消费升级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