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网红文创背后的文化“考究”
习总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博物馆文创,正是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精彩纷呈的文创产品让人们体会到“国宝不止一面”,它已成为连接博物馆与社会大众、增强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2022年6月28日,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商店“马踏飞燕”主题文创展陈。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这款毛绒玩具的外形,是咧着大嘴、张开双足的绿马,金鸡独立踩在一脸不情愿的胖飞燕上,一副快乐无忧的样子。其原型是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造型奇特,从侧面看其矫健优美,如在空中飞驰,三足腾空而起,一足超掠飞鸟,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匠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铸造工艺,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面貌。
这款爆红的“马踏飞燕”玩偶,与以往文创产品的设计风格完全不同,这并不是博物馆和设计师拍脑门的作品,其设计团队东方密语与甘肃省博物馆合作之初就提出,既要能够获得众人的喜爱,又可以留住文物的特点,为满足这两点,双方商讨了近3年之久。
甘肃省博物馆的毛绒玩具“马踏飞燕”虽因“丑萌”火爆出圈并吸粉无数,其背后是博物馆文物开始走下展台,不“绷着脸”、不“端架子”的态度,也顺应了文创亲近生活的潮流。
作为国宝级文物,它们的衍生品虽以“丑萌”出圈,但从它们的设计故事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追求品质的开发团队都是在认真参考文物姿态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创对文物的“还原”。同时又将文物与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面对节奏紧张、工作压力普遍较大的观众,“丑萌”可爱的模样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还有许多与“绿码”同音的创意,顺合了当下人们对疫情早日消除的期盼。这种放松又解压的方式,的确让消费者难以拒绝。
事实上,评价一个文创产品好坏的标准,始终是产品在民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文创是搭建在博物馆与百姓间的一座桥梁,让文物历史、文化审美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才能让文化自信留在大众心里。
2021年12月8日,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演示“考古盲盒”的开盒过程。 新华社记者 袁月明 摄
好的文创不仅是文化创新,更是文化传承。每一件有内涵的文创产品设计背后,都经过了考究与打磨,其镌刻的重要文化符号绝非“凭空捏造”。西安大唐不夜城“骏马”文创,以唐太宗昭陵六骏为设计原型,以“骏马”为文化象征显示了大唐王朝的盛世雄风。而其定制的“绿马唐富贵”的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富贵安康”的寓意,也有守护“绿码”,反映出助力防疫的美好愿望。
2021年共有近100家博物馆参加天猫“双十一”活动,开售首日,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激增超400%,成为黑马产品门类之一。那么,这些颇具市场热度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谁?答案是年轻消费者。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个性化、体验感的需求,催生了潜力巨大的文化市场。
不少文博机构巧做文创文章,效果俱佳,如故宫博物院的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系列、河南博物院的“失传的宝物”系列盲盒、成都博物馆的“彩绘石犀”等,均是文博机构与年轻群体通过文创进行交流互动的结果,反映出青年一代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同时推动了博物馆文创的繁荣发展。
但想要文物变得受欢迎,并不容易。首先它得具备个性的特点,再者是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或是猎奇的体验。就拿铜奔马来说,它制造出了IP的反差萌,同时还能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这对审美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博物馆的文物、文化不同,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去打造产品。那些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创,大部分都是抓住了该博物馆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文物的精髓。
让年轻人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只是单纯地为了他们为文创买单,更要考虑到如何让年轻人走进博物馆,这样的文物才能恢复该有的生命力。博物馆的转变,赋予了文物新的生命力。
2020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推动博物馆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
今年5月,贵州省博物馆推出两款数字藏品《北宋韩琦楷书信札卷(部分)》《鹭鸟纹彩色蜡染衣裙》,2万份藏品上线年度数字故宫发布会,展示故宫博物院数字文化产品研发的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期间,故宫博物院还将在增强基础数据采集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着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利用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文博内容因数字化技术受到观众更广泛的喜爱,现在的年轻观众相当一部分是“90后”和“00后”,他们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博物馆与他们都置身于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中,移动互联时代,博物馆“触手可及”。
今年新晋的热门新文创——数字藏品,成为文创的新潮流。“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广东省多家博物馆连续上线多款数字藏品,均被迅速抢购一空;湖北省博物馆首个数字藏品“越王勾践剑”限量万份,上架“秒空”;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宇宙·千宫系列”数字藏品总营收超过60万元……利用区块链技术,数字藏品不再被时间、空间、修复等条件限制,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和普通文创产品相比,数字藏品的传播效率可以呈指数级增长,这为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
此外,借助网上展览的方式让沟通零距离。开放让“无墙博物馆”更容易与观众建立连接。例如,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线度的全景导览,游客可以虚拟模式进入文华殿,一次性游览来自全国各地近30家博物馆精选出来的130余件文物,其中包含故宫博物院藏的玉龙、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的何尊、浙江省博物馆藏的玉琮、布达拉宫管理处藏的藏文《四部医典》、河北博物馆藏的长信宫灯。再比如,“一起考古吧”“云上敦煌”等有趣且“有料”的数字文创小程序,拓展了大众了解历史的方式,使博物馆中的文物成为活跃于当下的文化意象,并在与现代人的互动中被赋予崭新的生命。
当把博物馆建设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相结合时,许多博物馆对展览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创新上下足了“绣花”功夫,高品质发展,让观众与博物馆的每一次邂逅都美好而充实。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博物馆网红文创背后的文化“考究”
习总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
- 西安一城中村曾经是小伙最爱的“红灯区”如今正在被拆除
- 就连当地人都不知道陕西咸阳有这十大特产
- 喜报!华清文创又双叒叕获奖啦!
- 打造特色小镇的西安名片
- 纽约人热捧西安名吃一个肉夹馍3美元(图)
- “魅力古都 你我同城”短视频有奖征集开始啦!
- 陕西有哪些值得大家购买的土特产?
- 年关将至陕西有什么土特产值得购买呢?
- 西安回民街十种必吃正宗美食外地游客可别吃错了!
- 西安必吃的几大美食一周不重样其中一个还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