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豆瓣高分革命历史剧,何以成为不一样的烟火
七一将至,荧屏上一部革命历史剧《数风流人物》在播。
去年是建党百年,有诸多的革命历史剧在总台央视和省级卫视播出,其中不乏《觉醒年代》这样的黄钟大吕之作。
革命历史剧是中国特色的“类型剧”。每到建党、建国、建军的逢五逢十的纪念年份,革命历史剧都会迎来茂盛的产出。而在建党的纪念日里播出的革命历史剧,通常也被称为党史剧。
在《觉醒年代》之前,豆瓣并不是革命历史剧的重要讨论场域。传统媒体,尤其官媒是这一类型评议和论定的阵地。豆瓣开分通常比较晚,有些甚至最终也没有评分。
我们来看几个高分剧目。9.3分的《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是1.7万人打分,9.0分的《恰同学少年》是4.2万人打分,8.6分的《长征》是8300多人打分。
这样的评分人数,无法跟随随便便聚集50万+人手的古偶剧比。偶像剧粉丝的行动力强,一发功就形成了打分的洪流。而革命历史剧的主力观众与豆瓣网友的重合度低,总体来说没有网络打分的习惯。
《觉醒年代》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存在,迄今有超过42万豆瓣网友参与打分。这说明,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党史剧,也是征服了年轻人的网红剧。近年来,官方和民间的注意力有了更多的聚焦,它的传播效果是天时、地利、人和相结合的产物。
上述8部剧,肯定不是全部的高分革命历史剧。从这8部剧的样貌仍能看出一些创作上的端倪:首先是填补题材空白的作品容易得高分,《长征》《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明显具有这样的特点。
其次是寻路救国激情澎湃的作品容易得高分,《觉醒年代》《恰同学少年》在这方面比较突出。这两部剧塑造了别有魅力的人物,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偶像剧的色彩。
再有就是伸张民气、抵御外侮的作品容易得高分。《外交风云》是在谈判桌上争取国家利益,《跨过鸭绿江》是在战场上捍卫国家利益,都激起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总的来说,这些剧无明显短板,而强项较为突出,其得分和品质是匹配的。那么豆瓣网友究竟怎么评价这些剧目,高分、低分的打出有何因由,我们不妨一一捋过。
《觉醒年代》9.3分
《觉醒年代》在豆瓣上评分9.3,吸引了42.7万观众下场打分。从打分比例来看,将近95%的观众给出了四星以上的评价,其中75.3%的观众打出五星、19.3%的观众给出四星。可见,《觉醒年代》在豆瓣上收获的认可度之高。
《觉醒年代》对生活化情节的设计,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更加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更让观众体会到新时代主旋律剧集创作的变化发展。从豆瓣网友的评论可见,让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情节,不外乎陈独秀拼桌吃涮羊肉、李大钊被赵纫兰喊憨坨、蔡元培泡脚哼曲等桥段。《觉醒年代》不止在思想层面上引人入胜,它的烟火气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9.3分
打分关键词:题材稀缺、青春革命、豆瓣翻红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是目前豆瓣评分最高的重大革命历史剧之一,9.3分,打分人数接近1.7万人。这部剧能在青年人聚集的豆瓣受到礼遇,与旅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题材稀缺性有关,也与作品正青春、立大志、觅信仰、救国家的调子有关。
回到豆瓣评分上,9.3分的成绩说明这部剧无论从历史还是艺术角度,都说服了绝大多数观众。
在1.7万的打分者中,4-5星的好评占了95.5%。给出好评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人物群像精彩,拍出了伟人们在成为伟人之前的慷慨之气和求索精神,难得;第二,代入比较后共情了,尤其大学生观众,看到同为20出头年纪的先辈在异国勤工俭学思想进步,如今自己或身边人却虚度光阴,痛心;还有部分观众,是把这部剧当作《觉醒年代》外传来看的,过来“补课”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周恩来等人的海外生涯,有料。
再仔细琢磨一下这部剧的打分轨迹,便会发现,《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也算是一部豆瓣翻红剧。
《恰同学少年》9.0分
打分关键词:偶像化、少年视角、90后党史剧启蒙
9.0分,4.8万人评分,61%的五星好评,《恰同学少年》算是最受豆瓣网友欢迎的重大革命历史剧之一。
这部剧播出于2007年。从五星用户们的评论来看,它虽没有同网红剧一般迎来后续的翻红考古,但它的口碑在这十五年间不断发酵。从2007年到2022年,好评持续不断。
一方面,它是鲜少从少年角度切入的革命历史剧。
伟人的生平故事在荧屏上被讲过很多遍,但《恰同学少年》独一份的少年意气,依旧难得。那些关于选择、勇气、教育、思考的话题,至今仍很让人受用。
另一方面,它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和党史剧启蒙。
对于不少95后年轻人来说,《恰同学少年》是小时候第一部着迷的真人电视剧,也是初次在荧屏上系统地了解革命历史。滤镜加持之下,剧中那些于喧哗处读书、于雨中健步的桥段,至今回味起来依旧美好。当这一批观众成为豆瓣用户主力,《恰同学少年》的高分就自然而然了。
《长征》8.6分
打分关键词:党史揭秘、教员逆袭、十送红军
这部剧是8部剧中最为古早的,为建党80周年而作,2001年6月在央视一套播出。由王朝柱编剧,金韬、唐国强共同执导,唐国强、刘劲、陈道明、王伍福等人主演。
在电视剧《长征》之前,小说《地球的红飘带》曾广为传播,而电影《长征》则来路坎坷。这部剧24集,第一次用镜头书写了长征全篇。
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大失败开始,到中央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抵达陕北,这段两万五千里的长路本就是可歌可泣的故事。生死存亡之际的内部淘洗、整合,发生在担架上和会议室中的角力、扭转,方向不明、立场不同的微妙心态,也是最好的戏剧素材。
电视剧可以写政治,可以写内情,可以写并不一团和气的历史。这就使得《长征》具备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还原感,长征作为精神热源的价值也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
46.4%的人打出了五星,38.9%和12.1%的人打出了四星和三星。跟贴以好评为主,覆盖了从立意到叙事到表演到视听各方面:
看完《长征》,更加笃信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奇迹,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符合戏剧规律,主角触底反弹的逆袭过程满足观众审美期待。前10集看得人十分郁闷,后14集就是妥妥的“爽剧”。
剧中写了四个斗争:红军与白军斗争,红军与自然斗争,国共两党的内部斗争,大多淋漓尽致,也有春秋笔法。毛泽东与博古、李德、凯丰之争,与张国焘之争,写得很充分。毛周之间,润之与洛甫之间,也有微妙的交流。尺度之大,演绎之传神,都是同类剧目中的佼佼者。
群像精彩。唐国强当时还不是特型演员,电影和电视剧《长征》是他扮演毛泽东的起点。陈道明也是头回饰演蒋介石,外形不似,气场强大。因为他们俩分别主演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网友戏称《长征》中上演了雍正爷对康熙爷的大战。
大气磅礴的片头曲,婉转低回的《十送红军》,大受欢迎。宋祖英演唱的《十送红军》,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的歌曲,被导演跨时空放到了长征出发的现场,感染力超强:留守者目送亲人离去的沉痛,面对未来腥风血雨的悲怆,远行者面对未知的迷茫和坚定,创造世界的美好设想,都唱出来了。
很多年轻人是陪父亲看的剧,看的过程中不断复习七律《长征》。红军领导人彼此挽着胳膊,在雨中唱着《国际歌》过草地,成为了定格观众记忆的名场面。
也有一些批评意见:相比起画面和表演,配音简直是负分。多个角色由一个人配音,令人出戏。讲张国焘另立中央这段太简单了,只能算点到为止。
《大浪淘沙》8.5分
打分关键词:女性力量、群像精彩、还原党史
豆瓣有7754人为《大浪淘沙》打出8.5分的高分,在去年的革命历史剧中位列次席,仅次于《觉醒年代》。导演嘉娜·沙哈提,也是《恰同学少年》的导演之一。
在豆瓣网友看来,《大浪淘沙》好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女性力量。过去的党史剧中,虽也有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但似《大浪淘沙》般浓墨重彩的,少之又少。这部剧真正拍出了“她们”的力量,尤其是王会悟这个过往始终游离在主流史学视角边缘的女性,更是活灵活现、生动可感。
其二,群像精彩。《大浪淘沙》围绕着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展开,以13人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串联出中国革命艰难前进的历史画卷。不回避也不隐藏,不粉饰也不极端,秉持了一种客观理性公正的态度。
其三,党史写党。《大浪淘沙》的主体不是任何人,而是党。它细致地展现了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斗争和血与泪的牺牲,最终找到正确路线的。它写成功的欢喜,也写失败的氐惆,写吹尽黄沙始到金的过程。
当然,这部剧也有自己的问题。过去线和现代线的穿插,偶尔有些格格不入。年轻演员的演技,在实力派的衬托下略显生涩。但瑕不掩瑜,它是难得的好剧。
《跨过鸭绿江》8.4分
打分关键词:提气的作品、烈士催泪、鼓励为主、开会剧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句歌词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因此,《跨过鸭绿江》一经开播便吸引了众多目光。毕竟在此之前,全面讲述抗美援朝历史的电视剧并不多。
在豆瓣,有2.4万人为这部剧打分,其中5星约半,4星占三成,3星占一成,仅有很少一部分给出了1~2星的评价。
《跨过鸭绿江》能得到近半的5星评价,与观众的心态有很大关系。
这部剧于2020年12月27日在央视开播。当时,国内疫情反复,国际关系也日趋微妙,正是需要提振心气儿的时候。因此,《跨过鸭绿江》通过历史展现国家的决心、志愿军的坚强意志,成为了比讲述历史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整部剧对几位知名烈士的刻画最用心。许多观众在一晚上哭了数次后,抹干了眼泪来打满分,致敬最可爱的人。
但对于熟知那段历史的观众来说,单纯复刻战士牺牲的场景,不足以达到其情感阈值,他们也会用更理性严苛的眼光去审视整部剧的制作。只不过,这部分观众里,有人愿意给5颗鼓励星,有人则因失望而给了低分。
低分原因主要集中在剧集制作和人物处理上,未跳出主旋律剧的窠臼。
在制作上,战争场面缺少正剧应该有的恢宏气势,一到关键场面就用其他作品的片段代替有点令人出戏。在故事编织上,也没有就朝鲜当地的细节情况着墨,导致观众缺少了代入感。
在人物塑造上,也存在一定短板。有的台词没有人情味儿,像从政治书本上抄下来的,许多外国演员也过于脸谱化。
还有观众犀利点评,开会5分钟打仗30秒,接电话2分钟打仗10秒,像个开会剧。
或许这也是许多主旋律剧的通病,重心都放在刻画大事件上,唯独忽略了讲故事的沉浸感。
《外交风云》8.0分
打分关键词:热血生动、爱国情感、瑕不掩瑜
《外交风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档期播出,目前豆瓣评分8.0。
单单以“新中国外交”入题,就先让这部剧得了不少印象分,毕竟新中国成立后的高层视角,是以往献礼剧所尽量规避的,而《外交风云》能从浩如烟海的外交资料中串出一条思路,这份胆识和能力就令人钦佩。
这部剧在豆瓣上有一万四千多人打分,其中打四星和五星的占到了75%以上,构成了《外交风云》的高分基本盘。
很多人的爱国情感被激发了。首先,这部剧把新中国外交史拍得又燃又热血,代入感很强,所以很容易在观剧过程里被爽到。其次,毛泽东抚摸毛岸英照片的细节和站在雨中问苍天的情节都很催泪。
也有人表示它提供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历史细节,故事生动,尤其是给了“外交天团”的对手们最起码的尊重。
总体上优秀,局部戏份值得商榷,但网友依然愿意给出好评。
差评主要集中在虚构的人物、狗血爱情戏和特型演员的模式化表演上。虚构人物应是编剧的天然权力,但感情戏的部分确实比较赶客,而特型演员这几年常在各大献礼剧的片场奔波,就算他们不疲累,观众也有些倦了。
《大决战》7.8分
打分关键词:大场面、平凡人命运、王劲松表演
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版《大决战》,全景式展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整个过程。
该剧在豆瓣获得7.8的评分,打出五星好评的人数占比37%,四星评价的人数占比28%。整体而言,豆瓣用户对于该剧的好感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战争场面。剧中的战争场面包括阵地战、攻城战、夜袭战等等,将三大战役中各种类型的战斗都囊括其中。爆炸声震耳欲聋、冲锋场面杀声震天,给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剧体验。
2、平凡人物。王翠云、房天静、梁士英、老发叔、乔三本……这些角色是三大战役中千千万万的士兵、支前民工的高度提炼。让观众看到了战斗在第一线的官兵和民众群像,更直观了解战役中的民心所向。
3、王劲松表演。《大决战》展现了蒋介石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从抗战胜利后的高峰,跌落至三大战役后的谷底。王劲松凭借自己对角色形象、气质和精神世界的准确领悟,将人物的郁闷、烦躁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
总体来说,《大决战》在战争场面、人物视角、演员表演方面都获得了豆瓣用户的认可。虽然也存在一定线条不细、大而失序的短板,但这部剧还是让主旋律和今天的观众产生了同频共振。
- 标签:伤河 李雨儿,丛林无边,柳岩的胸什么罩杯,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