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魅力  特产

新春走基层⑨丨山西榆社: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

曹英 吴晖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位于山西省榆社县新城规划区的文景园小区里,大爷大娘们不畏寒凉,依旧聚在一起,像往常一样在太阳地里拉家常。“外面冷,家里暖和,来我家坐坐吧。”年过七旬的冯爱民见记者一行而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了他的“新家”,一进门就感受到屋里扑面而来的暖意。

冯爱民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曾住在榆社县岚峪乡前火烧庄村,典型的山区土坯房。“以前我们取暖做饭都要靠拾柴烧火,如今进了城住上了新楼房,不仅屋子亮堂又暖和,出门、看病、吃水、做饭也方便了。邻里乡亲都住在一块,时常见着聊聊天。国家好政策让我们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啊!”

地处太行山中段西麓、典型干石山区的榆社县,是省定贫困县。全县下辖4镇3乡169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就有151个。由于偏、远、散、小村落多,交通不便利、住房不安全、饮水不达标等问题突出。为了让贫困人口从山沟搬出来,开启新生活,榆社县将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提出“不仅要让搬迁群众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以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摆脱贫困、安居乐业。文景园小区正是榆社县易地扶贫搬迁在县城区规划建设的三个集中安置点之一。

“易地搬迁绝不是简简单单搬进新区、住上新房,均等可及的公共服务配套,才是满足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硬杠杠’。”文景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晓军边说边领着记者在小区里“转”了起来。“除了小区内配有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室、爱心超市等公共设施,在小区周边两公里内就有购物、公交、金融、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

为保障搬迁户中老年人、贫困老人、五保户等特困人口在新环境里的基本生活,榆社县委、县政府在文景园安置小区配建了文峰敬老院。原住石栈道村、如今已77岁高龄的裴俊生老人就住在这里。“我没子女,以前生活都靠弟兄接济。自打来了敬老院,保洁、洗澡、洗衣、整理床铺都有专人照料,一日三餐也是营养搭配不重样,还有棋牌室、健身房、图书室、康复训练室可以休闲娱乐、保健康复,真的挺好!”

除了实现老有所养,解决搬迁户就业和后续生计问题,确保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则是重中之重。“在没搬家之前,我们一家四口和婆家的兄弟姊妹一起住在北枣林村,我就是个没文化、没工作的家庭主妇。自打搬迁后,县里不仅让我参加了技能培训,还安排进到小区旁边的扶贫车间里工作。”在榆社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箕城镇惠民家园里,脱贫户张玉娟向记者娓娓诉说着她如何从贫困户成为上班族的个人经历。

“如今,我不仅是公司车间小组组长,每月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而且工作离家近,可以照顾到俩女儿的起居、上学、三餐,生活确实比以前过得有滋有味了。”谈到现在的新生活,张玉娟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又幸福的笑容。

据榆社县扶贫办副主任宁晓波介绍,为消除搬迁户“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的担忧和顾虑,榆社县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后续产业就业“两手抓”,采取“搬迁小区+扶贫车间”、劳务输出、居家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旧村产业发展、新建敬老院等方式,全力打造“就地就近式、转移输出式、兜底保障式”后续产业就业新路径,保证搬迁群众“人人有就业途径、户户有就业门路”,让搬迁群众搬进“幸福居”、踏上“致富路”。

如今,在箕榆大地,搬迁群众已扎根新家园、开启新生活、共同奔小康。在榆社县委书记张英杰看来,通过坚持“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采取“抓党建、配产业、稳就业”的帮扶模式,搬迁户真正实现了“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同富裕、奔小康”的目标,榆社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搬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春走基层⑧丨青岛平度:村居美景入画来

新春走基层⑦丨年味浓了,日子“粤”过“粤”好

新春走基层⑥丨西安长安: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新春走基层⑤丨杭州余杭:农民看病贵看病难渐行渐远

新春走基层④丨龙台镇:“一团和气”暖万家

新春走基层③丨“留在宁波,都挺好!”

新春走基层②丨武汉:浴火重生 人间值得

新春走基层①丨北京社区:让防控工作始终跑在疫情前头

史晓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警察故事3 超级警察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