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魅力  特产

前瞻2021大势⑤丨2021:中国经济增长将快速回升

未来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结合经济理论和现实经验,我们认为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将呈波浪形下降的态势。展望2021年,在疫情继续得到有效控制、保持系列政策连续性等前提下,预计我国经济增长将尽快回升,全年经济走势表现为前高后低。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GDP预测课题组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遭遇沉重打击并陷入深度衰退,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未来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结合经济理论和现实经验,我们认为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将呈波浪形下降的态势。

展望2021年,在疫情继续得到有效控制、保持系列政策连续性等前提下,预计我国经济增长将尽快回升,经济增速将达8.5%左右,全年经济走势表现为前高后低。

中国经济2021年增长分析

疫情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得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中。中国成为疫情发生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第一个全年经济增速为正的国家。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严峻、高度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经济走势如何,是否能够实现快速的恢复性增长,是党和政府以及各界都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前提条件。

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国际经济形势发展以及中国的外需增长情况都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在四个前提条件下,对中国2021年经济增长进行预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国疫情继续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严重反复;随着疫苗的大规模应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疫情也开始逐步好转。2021年,中美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上不发生全面对抗和冲突。2021年,中国周边地区不发生大规模冲突和局部战争。

2.主要影响因素。

美国新任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总统的更换不会改变华盛顿对华政策的总体方向。无论谁入主白宫,美国都将对中国采取遏制和打压政策,特别是在关键核心科技领域,这是美国两党共识。但拜登政府上台后,随着对抗重点、联盟策略、“脱钩”范围、政策预知以及合作态势的不同,短期来看中美关系或将有所缓和,但长期来看,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是不会改变的。

中美关系的其他方面。预计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仍将发挥短期“压舱石”的作用。在疫情冲击下,中国进口对美国的重要性大幅上升,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采购计划对美国经济恢复尤为重要,中美关系全面恶化可能性较低。预计中美将在气候变化、贸易、抗击疫情等领域恢复较为务实的建设性合作。总体来看,2021年中美关系在短期内将有所缓和或改善。

RCEP。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RCEP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预计今后15个成员国之间65%以上的商品贸易将实行零关税,预计将大力推动和促进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与欧盟的投资与经贸关系将有大幅提升,有助于强化中欧经济合作,推动双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球价值链,从而为双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中欧投资协定达成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合作、高端服务业发展和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2021年中国GDP增速和全年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仅为-6.8%,基数极低。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为16.3%左右,2021年第二季度增速可能为7.3%左右,第三季度增速可能为6.3%,第四季度增速可能为5.9%左右。全年经济走势表现为前高后低。预测2021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8.5%左右,2022年经济增速将回归6%左右(见表1)。从三大产业来看,预计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约为3.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9.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4%。

对2021年三大产业增速作出上述预测的主要依据包括以下三方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继续。农业、畜牧业等转型升级都将带来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尤其是生猪等养殖业的恢复性增长将使得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较2020年略有提高。

第二产业将呈现恢复性增长。疫情导致的2020年生产经营活动停滞或将在2021年逐渐恢复,并有望取得更大的增长;同时,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研发和自主创新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但外需方面可能会受海外疫情影响而增大不确定性。

服务业将呈现疫后的恢复性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将恢复到原有或更高的发展水平,由此拉动服务业稳定的恢复性增速;同时,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增势或将保持稳定,为服务业增速提高注入新活力。

从三大需求来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预期中国消费会持续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相关投资政策的影响延续,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下,高技术产业投资成为整体投资增长的驱动力,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巩固。外贸方面,2021年新冠病毒疫苗上市,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疫情或将得到一定的控制;同时中央充分认识到对外贸易失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大力促进货物和服务进口,进出口将逐步趋于平衡,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正向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预计2021年消费对GDP贡献率为57.7%,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投资对GDP贡献率为38.8%,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贡献率为3.5%,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见表2)。

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国际经验和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化趋势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中长期走势进行了分析,并对2021—2050年间不同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预测。

(一)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预测:增速呈波浪形下降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世界银行将所有国家按人均GNI高低分为四大类,即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如 图1所示,从2019年这四大类经济体GDP平均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中低收入国家GDP平均增速比中高收入国家平均增速高0.13倍,比高收入国家平均增速高0.42倍。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化趋势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1.中国投资率和储蓄率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系数快速增大。

根据哈罗德-多马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模型,经济增速与投资率或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率成反比。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由2010年的50.7%和47.0%分别下降至2019年的44.6%和43.1%,资本系数由2010年的4.43提高至2019年的7.06,由此给经济增速带来下滑压力。由于技术进步及投资效率降低,增加单位产出所需新增资本数额增加,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增速趋缓。

2.人口增长率的快速下降和老龄化促使经济增速趋缓。

日本近30多年经济发展停滞、欧盟经济发展速度长期低于美国,均与人口增速有密切关系。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200%降至2019年的0.334%,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1999—20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由6.9%提高至12.6%,数量由8679万人增加至1.76亿人,20年间增长102.8%,而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数量翻一番则平均需要40年左右。预计从21世纪20年代开始,生育率过低和老龄化将日益严重地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退休金等社会福利支出将挤占储蓄额和投资额空间,使得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进一步下降。

综上所述,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国际经验和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化趋势等因素,预测中国经济增长中长期走势呈波浪形下降,具体有三个特点:经济增速呈下降趋势,但增长速度远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大,政策连贯性强,经济增速下降较为平稳,变动幅度小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短时期内由于各种有利因素作用,经济增速可能上升,但从中长期看仍呈下降趋势,触底时间初步预计在21世纪中叶。

(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中长期预测

依据经济增速随人均GDP提高而呈波浪形下降的理论和中国经济增速将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经济体的结论,对21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增速作出如下预测。

1.预计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2.4%(预测值),按可比价格计算,2020年中国的GDP约为2010年的194.09%,可以说中国基本完成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

2.预计在2030年前后,按现行汇率法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水平。主要有两个原因:中国经济增速快于美国。汇率变动,预计在此期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呈升值趋势,平均每年可能升值1%左右。但鉴于中国人口为美国的4倍左右,按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预计2030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4左右。

3.预计2021—2035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由于2020年经济发展基数较低,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5%左右;“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可能达到6.3%左右,“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将进入“5时代”,即年平均增速为5.4%左右,“十六五”期间(2031—2035年)将低于5%,进入“4时代”。总体来看,2021—2035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2036—2040年为4.2%左右。

4.预计2041—205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开始进入“3时代”。届时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速为3.8%左右,较21世纪30年代的年平均增速降低0.7个百分点。

5.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预计在21世纪中叶,即205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将为美国的2倍左右,但人均GDP与美国相比仍有将近1倍的差距。

总结与建议

1.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生产链中的优势。

以外贸促发展,开创对外贸易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年,在保证疫情防控有序的前提下,建议我国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在驱动双循环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作用。

2.稳增长、促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建议2021年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将财政赤字总量控制在合理水平,保持合理的地方专项债规模,并加大对科技、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的保障力度。

货币政策基调宜保持稳健,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为社会融资和货币信贷提供便利。

确保各部门的经济政策共同发力、聚焦使力、着力于根本,更好地发挥各种政策的协同效应,舒缓疫情给消费、投资和对外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3.继续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建议面对美国的封锁,中国应打破幻想,发展核心技术,攻关“卡脖子”技术,坚持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针不动摇,合理布局核心产业。从高端制造业全产业链角度,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攻克核心领域相关重点、难点技术,增加对基础学科领域研究支持,加快科教体制改革,建立贴近实际的产学研协作体系。以多种形式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切实追踪评估扶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引进力度,不仅引进产业技术人才,而且引入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建立一套以我为主、多渠道吸收境外技术的安全的产业技术体系。增强科技自主创新在未来支撑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

4.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建议利用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RCEP区域和中欧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新契机,吸引全球优质生产企业,打造世界级高端区域产业链集群。充分发挥中国在5G、量子通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现有技术优势,与制造强国战略结合,挖掘信息技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结合点。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新发展中向中高端攀升。

(执笔:陈锡康 杨翠红 祝坤福 王会娟 李鑫茹 姜青言)

前瞻2021大势④丨2021:中国经济起步新发展格局

前瞻2021大势③丨2021:中国经济从结构性复苏向全面复苏转换

前瞻2021大势②丨2021:中国经济将回归常态

前瞻2021大势丨2021:全球经济反弹乏力的风险仍然存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