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会西安市概况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是新亚欧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
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曾经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因为建都历史悠久绵长,文化遗存丰厚,使得古都西安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同凡响,其独特的古都风貌不仅备受古今中外的文人、游客所称道,而且构成了当代西安的城市文脉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也是一座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1911年辛亥在武昌爆发后,西安是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其后“五四”运动时期西安的也有力地响应和支持了北京的。“二虎守长安”、“西安事变”更使当时的西安名播中外,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更为八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西安碑林、明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陵、汉茂陵、汉阳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杨虎城办公处(今省政府院内)、张学良公馆(今建国路)、止园(今青年路)和高桂滋公馆(今建国路)等西安事变旧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新街七贤庄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至今仍是国内外旅游者参观、学习的旧址之一。自然景观资源则以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为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华清池、楼观台、氵美陂湖、蓝田溶洞等风景名胜区。古貌新姿与独特的民风民俗、地方艺术文化也正成为西安旅游业新的人文资源。这些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本身也是培育西安人民人文情操的重要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旅游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颇具规模。全市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20多个,国家4A级景区9个,星级宾馆7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4家,四星级宾馆13家。首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业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非外贸创汇的主要来源。
是我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具有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综合科技实力和智力机构。西安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开发机构和专家学者、专业人员众多,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电子、机械、化工、电子、材料、勘测、自控、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国内一流和世界领先水平,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企业,各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各种专利、成果转化成绩显著,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
西安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普通高等院校44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4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2005年,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164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0.46亿元,站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9%。
近几年来,西安市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氵产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四区一基地”的开发新区格局,成为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并被科技部评选为全国十大先进高新区之一。1997年,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区为我国首批4个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高科技园区之一,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5个国家示范高新区之一。2002年,西安高新区被联合国工业组织考察认定为中国6个最具活力的城市区域之一。目前,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集科研、生产、商贸、居住、文教、娱乐于一体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已有美国IBM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等46家世界500强和世界著名企业进驻高新区。2003年,西安高新区被评选为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区内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是西安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已有日本三菱、美国可口可乐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曲江新区实施文化和旅游带动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西安新的旅游亮点。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招商引资等工作进展顺利,成为西安经济新的增长点。
西安地处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历代以来,西安的金融、商贸业在区域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西安已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了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由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西安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健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全市拥有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33个,大型连锁电器专业店25个。有各类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网点13万个,各类贸易市场543个,销售过亿元的市场16个。全市连锁企业已发展到83家,连锁门店1268个。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48亿元。
西安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城市服务功能齐全。西安是西部地区航空、铁路、公路运输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68个国内城市,11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新开通经北京至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7条欧美城市国际航线万吨。公路建设形成了以西安市为中心的“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全面贯通,三环路开工建设,建成一批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06%,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90天。
西安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形成了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数据与多媒体等多种通信手段,覆盖全市城乡,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现代化电信通信网络。“数字西安”正在建设之中。西安电信宽带多媒体城域网已经覆盖西安城区90%以上的区域和郊县40%以上的区域。西安邮政是全国六大通信中心和11个一类邮件转口局之一。
西安市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308.56亿元,工业增加值419.99亿元。比亚迪汽车、陕汽重型汽车等大型制造项目相继落户西安。全市有36个项目列入技改计划,总投资46亿元。西安石化清洁燃料技改、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高压直流站引进技术及国产化等项目建成投产。“庆安牌”空调压缩机等5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全市共有各类名牌产品301个。
全市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西部大开发、西安大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创建“西部最佳”的建设目标。
西安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构想上大体分三步推进:第一步,2006年底以前,在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壮大实力,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3%以上,力争达到14%。第二步,从2007年到2015年,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达标或超标,提前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第三步,从2016年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成为经济繁荣昌盛、科技教育发达、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生活富足殷实、人民安居乐业的西部经济强市。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和丰富西安发展的境界与内涵。
西安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现代的;不只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更是各地朋友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到西安来共谋合作,共同发展。
西安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中国地理版图中心(中国大地原点在西安附近)。位于东经107°49’与北纬33°39’-34°45’之间。境内南部为重峦叠嶂、巍峨青翠的秦岭山脉,北部为土地肥沃、河流密布的渭河平原,东临奇险峻峭的西岳华山风景区,西连岭峰林立的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平均海拔424米,境内最高点为周至县西南的太白山,海拔3867米。地势大体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簸箕形状,山、川、原并存,地貌景观迥异独特。平原面积为43.67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3.7%,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古人赞之为“资甚美,膏腴之地”。
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一般以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冬季比较干燥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5℃,降水约600mm,湿度69.6%,无霜期207天,日照1377小时。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0.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6.4℃。雨量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降雪日为13.8日,初雪日一般在11月下旬,终雪日一般在3月中旬。受地形影响,西安全年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3-2.6米/秒。
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灞、产、沣、皂、橘、镐、泾、渭绕城而过。全市53条河流,除泾、渭和石川河外,均为发源于秦岭山脉的境内河流。全市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21.78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7.27亿m3,扣除重复量,全市水资源量为26.66亿m3。沿秦岭北麓各峪口水质较好,特别是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向城市日供水达120万吨,目前市区已形成175万吨的日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西安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属、2224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200余种,是我国种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之一。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蔬菜、瓜果为主,花生、甘薯、甜菜、烟草、麻类等均有种植。西安现有林业用地522548公顷,其中有林地387361公顷、灌木林地7279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3167348m3,森林覆盖率42%。目前正在实施的大绿工程规划造林总面积60.57万亩,一期48.56万亩已全面完成,二期规划的12.01万亩将于2006年底完成.果类主要有苹果、桃、梨、石榴、葡萄、沙果、李子、山楂、枣和柿子等。山货特产主要有猕猴桃、板栗、核桃、花椒、山杏、漆树、杜仲、黑木耳、桂皮、松香等。药用植物品种1000余种,已被利用原有500?800种。
西安地区家养动物有牛、马、驴、骡、猪、羊、鸡、鸭、鹅、兔等,其中秦川牛和关中驴享有盛誉。分布在秦岭山区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鸟类有朱,环颈雉、锦鸡、血雉、杜鹃等177种。兽类有55种,列为国家保护的一类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二类保护动物有斑羚、 羚、天鹅、金鸡,三类保护动物有黑颧、豹、金猫等。鱼类主要有鲢鱼、鲤鱼、鲂鱼等,山区溪流中的野生动物娃娃鱼(大鲵)、细鳞鱼也是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
西安地质发育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秦岭山区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渭河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层,为各种金属、非金属及能源资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础。已发现各类矿产54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24种,矿产地108处。优势矿产主要有黄金、建材类非金属等。主要金属矿有:铁、锰、铬、钛、铜、铅锌、锌铜、钼、金、钨、铀和高铝矿物原料。非金属矿主要有:大理石、长石、白云岩、水泥灰岩、石墨、建筑砂砾、脉石英、“蓝田玉”、砂线 地热资源
西安地热资源分布广,水质好,水量大,仅城区可开发的地热面积约为780平方公里。矿泉水矿产地32处,查明资源量为1.518万m3/万。全市地热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郊和城区,产河、灞河地区,长安区韦曲,周至县马召镇至蓝田的汤浴镇以及临潼骊山北麓等地带。目前已勘探的地热浅层、中深点有100余处,水温一般在50℃以上,有的高达96℃。高温热水中氟、硅、酸、硫磺、硼酸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西安这座闻名世界的古城,就像一本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线装书,忠实地记录和珍藏着城市的记忆。古老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浸润培育出西安风格独特的城市文化。
西安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1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与罗马齐名的古都。从西汉的长安城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举世闻名、横贯东西的国际大通道“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罗马古城的。“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从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改名为西安府起,除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曾一度改名长安外,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西安还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1911年,辛亥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设在这里的八路军办事处,为延安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党和国家周恩来、、、叶剑英等都在这里领导过斗争。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建国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84年恢复计划单列;1992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西安的空间结构将成为一个既有连片发展又有分散点状布局的城市形态,西边以咸阳为中心的工业区集中连片发展;北边的渭北地区包括高陵、三原集中连片发展,以经济为主;南边沿秦岭北麓自然生态环境分散布局,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东边围绕山、塬以及大量文物古迹采取分散发展,以国际旅游为主。这样,西安将形成三环以内的中心市区,咸阳、临潼、三原、韦曲4个外围副中心的“大西安都市圈”。
西安是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西安的人文景观内涵丰富、品位高雅,有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寺庙道观,如宗圣宫、悟真寺、重阳宫、兴教寺等,涵盖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教等教派;有反映不同王朝兴衰的宫殿御苑遗址与帝王陵墓,有反映古代经济、社会、、艺术的石刻、典籍与各种艺术珍品,有反映人类发展进化历史的遗址、化石、器物,这些资源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许多在国内外都是独一无二的。
西安的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在我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09个类型中,西安有80种。西安周围有72座帝王陵墓,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陵墓;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等陵墓;有秦阿房宫、唐大明宫等宫殿遗址20余处;大小雁塔、钟鼓楼、唐皇城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居全国古建筑之最。
西安市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位于市区中心始建于明洪武17年(1384年)的钟楼;古代碑石精华荟萃的碑林;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的半坡博物馆;全线多年历史的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的明城墙;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的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西安周围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彩俑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西安市现有市属文物、博物馆机构45个,不可移动文物点2944处,文物保护单位282处。文物库房保存文物118955件,其中珍贵文物14359件。2005年,发掘各个时期的墓葬近千座,出土各类文物数千件。其中,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被评为2005中国考古七大成果之一。该遗址不仅为唐大明宫遗址的整体保护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楼观台 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秦岭山麓。相传道教先祖老子李耳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楼观台由此得名。古籍有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这里是我国道文化的发祥地和道教祖庭圣地,始建于春秋,兴于魏晋,鼎盛于唐,复兴于元,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之美誉。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在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汉唐两代尤为突出。悠久厚重的西安历史文化,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同时衍生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如地方戏曲、长安古乐、民间工艺、风俗文化和特色饮食等。其中地方戏曲不仅有被誉为戏剧鼻祖的秦腔,还有眉户、碗碗腔、皮影戏等。民间工艺有泥塑、剪纸、户县农民画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成为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陕西省会西安市概况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当代文化环境下日常生活美学的内涵和价值
- 西安 郭达陕西话版《将进酒》太太太太上头了
- 让陕菜照亮远方 《味·道:西安美食图鉴》正式发布!
- 做比西安人更了解西安的人
- 文案鬼才“全联”再出新作拿放大镜“窥探”你的生活
- 西安人性格的几个精神来源
- 当代文化环境下日常生活美学的内涵和价值丨凤凰书评
- 生活帮_生活频道_山东网络台_齐鲁网
- 生活美学分享会 做自己的水手驶向心中理想国
- 今天我们和这些西安母女聊了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