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文苑】刘省平 我的陕菜情缘
“老陕”爱吃面食,说起面食品类常常是津津乐道,但于菜系却只知川菜、湘菜、鲁菜、粤菜、苏菜,而不知有陕菜。说起陕西饮食,很多外地人也大都知道这里的面食做得好,小吃比较多,而不知有陕菜。
其实,陕西不仅仅有名目品类繁多的面食、小吃,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菜系;但陕菜的概念也是近三五年间才逐渐在餐饮界热叫起来的。
作为一名道地的吃货,我这十余年曾走南闯北,自然就有机会品尝全国各地的美食。川菜、湘菜、鲁菜,我曾吃过不知多少回了,粤菜在西安也尝过两次,曾想: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就没有自己的菜系呢?
约略是在2014年,我的忘年之交、铁杆文友田建国先生有一天将我拉进了一个叫“如画陕菜”的微信群里。入群以后,隔三差五就看到了田先生在群里分享的他亲笔撰写的关于陕西各地美食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从“陕菜网”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出来的。后来,我又从田先生分享的美文里看到陕菜网策划和组织的一系列走进省内各区县探秘地方特色美食的大型活动。有一日,我终于忍不住了,就问田先生:你不是在西安某地矿单位当领导嘛,怎么忽然就搞起美食文化工作了呢?田先生说:我刚退休了,呆在家里也没啥事,被陕菜网聘为撰稿人,开了一个栏目叫“如画陕菜”。他还说:所谓“如画陕菜”,就是通过“照片+文章”形式挖掘、展示、传播陕菜文化。田先生是一位“多面手”,他既是一名摄影家,也是一名作家,主持“如画陕菜”是最合适不过了。他的一系列陕西美食照片和文章,我看过之后很是眼热嘴馋,慢慢也就知道了陕西除过有诸多面食、小吃之外,竟然也有那么多菜品。于是,“陕菜”的概念和形象在我的脑子里渐渐明晰起来。
过了不久,我听说西安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著名饮食文化学者王子辉先生的专著《三秦饮食文化刍议》。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卜源正好是我的朋友,我便向她索要了一本。这本书是“中国陕菜文化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我是在一段时间里集中看完的,虽然这是一本饮食文化学术著作,却写得很有文采,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使我大开眼界,也增加了自己对陕西美食文化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在此之前,我就看过汪曾祺、陆文夫等大家们所写的大量美食文章,后来又看了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于美食文化也就更加兴趣了。受了些许影响,我便写下了《秦人秦面》《关中搅团》《苞谷糁》《吃在同州》等美食散文,在媒体上发表后大受读者好评。于是,在读了《三秦饮食文化刍议》后,我2016年至今又陆续以散文的笔法,写了二十多篇关中美食文章。
今年年初,田建国先生将我的微信名片推送给了陕菜网编辑部主任李丹萍女士。这位西府乡党在网上向我约稿,我便陆续发去了自己所写的《扶风一口香》《念想老家的醋粉》《小说面皮》《杨凌蘸水面》《葫芦头泡馍》《合阳踅面的故事》《老鸹撒与炉齿面》等稿件。结果,很快都陆续在陕菜网微信公众号“陕菜随想”栏目里推送出来。这几篇文章的点击率差不多都在1000次左右,每篇稿费是150元,这就使我感到了惊喜和欣慰。我自2000年在报刊纸媒上公开发表文章以来,曾挣过不少稿费,最低一篇拿到过10元稿费,最高一篇拿到过350元;这几年,我在网媒上也发过不少文章,但给我付稿费,而且比纸媒稿费高的,陕菜网算是第一家了。据我所知,给陕菜网撰写美食专栏文章的作家、学者不在少数,其中有好几个是陕西文化届的名家,例如:商子雍、何金铭、王子辉、白剑波、朱立挺、田建国、黄涛等等。由此,我看到了陕菜网对于文化人、撰稿人的尊重,看到了陕菜网运营者的魄力、实力和能力,更看到了陕菜网致力振兴陕菜事业的责任担当和坚定信念。有了这些力量的支撑,陕菜网怎么可能做不起来?陕菜振兴事业怎么可能做不起来?
前段时间,我曾专程到位于大雁塔旁边的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见到了中餐业联合会饮食专家委员会轮值主席、中国陕菜网CEO、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总经理刘晓钟先生,和他一见如故,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儒雅稳重的刘总向我讲述了他所带领的团队这些年为振兴陕菜所做的大量工作,未来设想及运营计划。他思维严谨、言辞恳切、设想宏大,我暗暗佩服他的气魄和雄心。临了,刘总说:过两天,我们准备在渭南老街搞一场活动,你若有兴趣、有时间的话,到时候随我们一起过去现场观摩一下。我一听很高兴,决定过去瞧瞧。
那天一大早,我赶到到了大唐博相府,跟随陕菜网运营团队及他们所邀请来的陕菜文化研究学者、作家及西安餐饮界的十几个大厨们坐着大巴车去了渭南老街。到达目的地后,刘晓钟先生将我们一行人带到了他经营的陕菜养生体验馆。除了我们这些从西安过来的人,渭南当地也来了不少政府相关领导及行业专家。进入体验馆之后,我才知道那天是要举行一场“渭南老街·陕菜大讲堂开班仪式”。很快,与会人员都各自坐定,开班仪式正式开始了。此次活动由渭南市烹饪协会、中国陕菜网主办,三秦文化研究会、陕菜文化研究会、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协办,陕西省商务厅、渭南市商务局、临渭区商务局支持,华商报、铁报早8点、陕西网、荣耀渭南、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台及数家微博大V等媒体代表现场报道。到会人数50余人,场面盛大,气氛热烈。主办方、协办方及省市政府领导、饮食文化学者们都分别发表了讲话,祝贺“陕菜大讲堂开班仪式”成功,并表示愿为推进陕菜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刘晓钟先生专门对渭南老街一期项目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陕菜博物馆的建设、陈列内容、建设意义及未来设想等作了详细说明。原陕西省委秘书长、原三秦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饮食文化研究学者何金铭先生做了精彩的总结性发言。德高望重的何老虽已年逾九旬,但老当益壮,风采不减当年,他的发言铿锵有力、幽默风趣、鼓舞人心,赢得大家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开班仪式结束后,大家在体验馆的二楼品鉴了一顿陕菜养生盛宴。这顿宴席上的所有菜品都是色香味俱全,每上一道菜品,大家都用相机、手机连连拍照。照片刚一拍完,转眼间,眼前的盘子、碟子就空空如也了。大家对这顿饭菜一致称好,希望如此的高水准厨艺能继续保持下去。向来偏爱面食,吃不动炒菜的我,品尝了几口之后,没想到陕菜竟然这么好吃。我一时竟胃口大开,吃了个颊齿生香肚儿圆,嘴里不住大呼过瘾!
下午,我又参加了“陕菜大讲堂”第一堂讲座。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民俗中国民俗学者、教授,陕菜网专栏作家朱立挺先生,他为大家带来的讲座主题是“中国饮食文化”系列之一《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起》。聆听讲座的是西安、渭南地区餐饮酒店的十几名厨师长。朱教授的这场讲座,没有PPT课件,也没有文字讲稿,他坐在那里一口气讲了四十分钟。他的讲座,语言通俗、生动,既有理论,又有大量故事、案例,可谓别开生面,引人入胜,大家一听就懂。通过这堂讲座,我获益匪浅,同时也更增加了要去深入学习、研究和传播陕西饮食文化的动力和信心。
在回西安的路上,我的耳畔不时响起何金铭老先生振聋发聩的发言:“……陕菜大讲堂和一般的烹饪技校、学院不同,它的定位必须是培养高水平的陕菜大厨;陕菜是最有文化的菜,我们应当培养出最有文化的陕菜厨师;陕菜厨师要用自己的技艺造福人民,为中华饮食文化增光添彩;陕菜厨师当自信……”
何金铭先生当年担任陕西省委秘书长时曾负责接待过中省市各级领导,因为领导们来到古城西安吃不到陕菜而产生了要去发掘、研究、整理和传播陕菜文化,推进陕菜振兴事业的决心。当年,何老与很多陕西餐饮界同仁曾做过很多努力,许是当时时机还不够成熟,陕菜品牌没有打响,在中国餐饮界没有取得其应有的一席之地。近几年,身为陕西人的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的总经理刘晓钟先生,为了振兴陕菜,打造陕菜品牌,毅然创建了中国陕菜网,借助新媒体平台,整合陕西饮食文化资源,通过开辟专栏文章、编辑出版系列专著、召开行业会议及多种形式的地推活动,很好地继承、发展和弘扬了陕菜文化,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我相信,热爱和专注陕菜事业的刘晓钟先生,一定能扛起“振兴陕菜”这杆大旗,带领众多热爱和支持陕菜事业的各界同仁,将陕菜品牌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扶风文苑】刘省平 我的陕菜情缘
“老陕”爱吃面食,说起面食品类常常是津津乐道,但于菜系却只知川菜、湘菜、鲁菜、粤菜、苏菜,而不知有陕菜…
- 西安著名小吃排行榜 西安十大美食排名
- 西安十大美食排名
- 中企故事——陕味美食里的互联网新时尚
- 东有永兴坊西有回民街西安哪里的小吃最正宗?
- 西安最不知名的一条美食街一直没有大红大紫过周围人却很熟悉
- 西安这家开在省道旁土家菜馆猪蹄很有名没点菜先掏200块钱
- “雅”餐正流行
- 西安的6家老字号餐馆如今1家开遍大街小巷3家店原址都已消失
- 西安桃李旅游烹饪学校
- 最受“吃货”欢迎的西安美食竟然是这些!出乎你的意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