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魅力  美食

怪兽充电还剩多少电?

撰文/相话三言

编辑/蓝山

融资、招股、上市,怪兽充电在资本加持下,一路横冲直撞闯进纳斯达克。

不过四年。

随着美债收益率回落,四月第一天的科技股普遍走高。截至周四收盘,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中有193只上涨、99只下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顶着“共享经济第一股”成功IPO的怪兽充电,早盘一度破发,即使午后拉起了几根阳线,尾盘也再次跳水。

从后来者到“三电一兽”再到行业第一,怪兽充电从挑战者到领导者的逆袭之路,上一个这样的标杆企业还是拼多多。

在招股书中,怪兽将自己定义为“消费科技公司”。然而,除了占到营收95%以上的移动设备充电业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第二增长点。有意思的是,他们在年初内部孵化的白酒品牌“开欢”,已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售。

难道他们也想靠这个入围两院院士?

怪兽上市当天,街电和搜电两大共享充电宝品牌宣布合体,并宣布合并后的主体市场份额行业第一。

正如怪兽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他们难以保证现在的增长率能维持多久。盈利模式单一、资本规模小、竞争者众多、进入门槛低,似乎每一个风险因子都在暗示市场:EM的电池并没有处于自身理想的温度带之间,掉电速度正在越变越快。

01

和怪兽充电IPO消息一同发酵的,还有公司CEO被两位天使投资人起诉的负面舆论。

诉讼原因倒也简单,是早期投资人认为蔡光渊曾承诺给予他们共计3%的股份,至今仍未兑现。

市场有一个传言是,B站早期的投资人之所以退出,是因为B站方面希望引入腾讯、阿里这样更有资源、实力更加雄厚的资方,怪兽和天使投资人的纠纷,是否也是如此?

除了当事人,没人知道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总之B站处理得不错。

言归正传,说回怪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人物至关重要,殷志华和徐培峰。

殷志华其人,业内传言是王兴的表弟,历任美团华东大区总经理、全国大客户负责人、智慧餐饮事业部总经理。

作为互联网史上高管流失最快的公司,美团的派系之争一直是外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最喜欢被拿来说的,莫过于掌握财权的老板娘郭万怀和主管人事的表弟殷志华。新美大合并之后,殷成为智能餐厅的负责人。

而徐培峰,怪兽充电COO,曾是美团众包事业部总经理,早餐业务、线下超市、浙江大区域总经理。

两人于2017年5月相继从美团离职,而在此之前,便有消息称这两人加入怪兽充电创始团队。

随着股权纠纷一同爆出的,还有大量微信聊天截图。在一个名为“开战!共享充电Go”的微信群里,殷志华和徐培峰赫然在列。

在冯一名提供的怪兽早期BP中,光明正大亮出“美团9大高管直接持股 ”的名号,其中就有殷志华。据说殷当时提供了一份名单给冯,并承诺这些高管都可以安排参股怪兽。

《美团成功秘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运用》一文中,提到殷志华2013年从华东大区调任上海大区城市经理,一年多时间,就让上海站的业绩从每年6000多万增长到一个多亿。

巧的是,怪兽在创业初期,就能在上海地区做到15000个点VS竞争对手2000。

在共享充电行业,怪兽算不上先行者,但它却能后来居上。

和怪兽与街电不同,来电最早是选在地铁口、车站、商场等人流量可观的场景进行布点,而不是进入店内。街电与怪兽的运营模式极为相似,都是把目光投向B端商家,如酒吧和ktv这样的小场景。

但怪兽的扩张之路,要比同行迅猛许多。

艾媒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怪兽充电成立仅10个月,城市拓展数量便达到200,光速跻身共享充电宝第一梯队。而自2015年开始运营的来电,3年的城市拓展数量才刚刚达到270个。

在公开报道中,除了美团地推背景的联合创始人,怪兽创始人Mars第二个找到的机构是清流,并通过清流结识了高瓴、顺为、小米等天使轮投资。

IT桔子显示,2017年4月,怪兽充电在产品上与紫米科技达成合作,紫米作为小米移动电源及相关配件的生产商,是雷军口中那个“紫米从开始三年有可能做到100亿”的供应链代表企业,也是小米充电宝占了80%市场份额(这话不是我说的)的不二功臣。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以及2020年12月31日,怪兽对紫米的应付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933亿元、人民币7,790万元,用于购买移动电源和机柜。

至于小米的供应链有什么优势:

02

即便是含着金钥匙长大,但根据怪兽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增长乏力的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净利润出现明显回落。怪兽充电把原因归结为疫情影响,但这是表象,导致其盈利能力大幅下跌的核心原因应该是营销费用和入场费的大幅飙升。

怪兽充电有两种运营模式,直营模式和网络合作伙伴模式。直营模式由怪兽自己管理充电宝和机柜,根据预期收入向POI合作伙伴支付入场费,这笔费用大概占到设备产生收入的五成到七成。在网络模式中,怪兽和合作伙伴共同管理充电宝和机柜,这笔佣金则占到总收入的75%-90%。

数据显示,怪兽充电的入场费从2019年的1.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8亿元,同比增长260.2%;付出的佣金则从2019年的8.2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1.96亿元,增长45.5%。

这么一看,怪兽似乎只是个信息服务的撮合商,要命的是这个撮合商还不是轻资产运营。

入场费和佣金支出扩大从侧面印证了行业竞争的加剧,而摆在怪兽面前的问题是,不仅要面对来自同行对点位的争夺,还要在巨头入场的阴影下艰难求生,也许这就是他们在上市前夜匆忙投向阿里的原因?

背靠美团建立的市场优势,在正主宣布入场的那一刻显得摇摇欲坠。

去年3月,美团共享充电宝事业部成立,同时开启名为“百城大战”的地推战略,并在一个月后提交了“美团充电宝”商标的注册申请。

美团在做新业务的时候,很喜欢“战略性亏损”这个概念,所以放置美团充电宝的商家只需提供场所,不用缴纳任何押金就能获得美团充电宝60%的收入分成。并且消费者每使用一次,美团点评上商家的真实点击量就会增加一次。

原本需要付费的业务,现在只需要摆个充电宝柜机就可以白嫖。如果我是商家,当然是选美团啦。

03

对于初创公司,商家分成比例不断提高让经营成本一升再升;反馈到消费层面,就是共享充电宝一次又一次地涨价。

1元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以怪兽为例,普通场所已经上涨至4元一小时,而酒吧、夜店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已经达到10元每小时,多用几次买一个充电宝的钱也就出来了。

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都存在一个共性,就是充得比较慢,两三个小时就得花费十多元。

共享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前期通过低价以及补贴抢占市场,待用户基本盘扩大到一定规模,通过走量覆盖成本乃至盈利。共享单车打得就是这个算盘,但只有共享充电宝做成了。

二者实际上有很大差异,单从使用频次来看,2017年5月,ofo单个用户日均使用次数为5.49次,摩拜为3.79次。相比之下,来电的平均日调用频次只有0.7-0.8次。

这主要是由于共享单车对用户来说是日常刚需,而共享充电宝更多时候是急需。虽说急需的价格敏感度不那么高,但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付费意愿同样存在价格临界点。

当#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话题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窥见怪兽续航不足的未来。

怪兽充电的营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移动电源销售以及广告等其他收入。

近两年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即共享充电宝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2%、96.5%,整个公司的营收高度依赖充电租赁业务,营收结构单一且至今没有找到下一个财富密码。

王兴和张涛最亲密的时候,能因为志趣相投从台上聊到台下,最后结伴返回上海。但到公司交割之时,即便张涛心里明白卖与不卖应该是一个理性思考过程,也忍不住在最后的告别会上和同事抱头痛哭。

据说怪兽最早的机构投资者清流资本,给被投企业拉了个微信群叫“食色性也”,因为他们认为投资就是投人性。

不知道今年三岁的怪兽在不在这个群里,又对所谓的人性有多少了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精品自在拍精选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