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魅力  旅游

城市篇之西安篇——文旅升级下的“网红”城市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以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闻名于世,在旅游上,西安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促进旅游产业升级,争创国际一流,西安近些年不断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一方面,西安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打造智慧旅游,助力文化遗产“新生”,全面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2016和2017年,西安连续两年“中国旅游城市数字资产榜Top10”旅游城市数字资产榜。另一方面,西安借助互联网,移动社交平台加强城市宣传推广,打造旅游网红城市,提升了城市热度。2018年,西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473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7%;旅游业总收入2554.81亿元,增长56.4%。据《2019西安游客大数据洞观报告》显示,2018年西安游客中18—30岁的年轻人占比接近五成,这得益于西安在社交平台上的爆红,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来此“打卡”。

  西安是十二朝古都,拥有兵马俑、大雁塔、大明宫遗址等诸多世界遗产,以及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楮皮纸制作技艺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这些遗产资源已经成为西安最为重要的文旅资源,而西安的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则倒逼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近些年,西安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建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地”为定位,对丰富的文物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把抽象的文化符号融到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方方面面。同时重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文博数字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先后与腾讯、携程、驴迹科技等科技型文旅企业合作,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对文物藏品、博物馆、文化遗产、古建筑旅游做出了全新解读,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性,实现了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

  西安的各大文博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院、秦陵博物院、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等均与腾讯展开了各类数字文博合作,这些重点文博馆的数字化建设对全市文博数字化省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大幅推动了西安文博数字化水平。例如秦陵博物院与腾讯合作打造了秦始皇帝陵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通过《你好,兵马俑》人脸识别系统,H5小游戏、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推进秦陵博物院向数字化升级。同时,开发了Ray Data大数据可视化项目,实现了秦陵博物院大数据综合管理与服务。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安市及时调整旅游策略,一改传统的线下文旅消费场景,多家文博馆联合举办了“云上国宝”音乐会。这场由西安交响乐团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多家文博馆打造的云音乐会,成为网络上点击量最高的文旅活动,观看人数总计超2000万人次。疫情期间的线上创新实践,不仅扩大了西安文博数字化的应用场景,也提升了西安“文博之城”的城市品牌影响力。

  2016年我国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并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很多新技术在旅业开始应用起来,到2018年,智慧旅游基本进入3.0时代。同年,西安智慧旅游五类示范点的建成,旅游大数据建设、景区无线局域网的覆盖等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在旅游、智慧城市等方面全面迈入3.0信息时代。智慧旅游3.0是最新科技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西安为此积极利用数字化等技术从旅游服务、景区数字化、旅游推广等多个方方面发展数字文旅,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用数字技术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建设是智慧旅游的重要内容。2014年,西安市旅游局发布《西安智慧旅游总体规划(2015年—2018年)》,提出西安智慧旅游“4+1+1”框架设计,即“4”个建设核心(智慧旅游营销服务平台、智慧服务应用群、智慧管控系统群、云数据资源中心)、“1”个旅游体验入口设计和“1”批示范企业。到2018年,西安旅游大数据、景区无线局域网等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在旅游、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方面各项指标位列西部前列,智慧旅游全面迈入3.0时代。

  在智慧景区建设上,2018年陕西省建立了“陕西省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陕西智慧旅游舆情大数据平台”,西安市4A、5A景区数据全部接入陕西省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主管部门现在可以根据景点监看情况实施日常值班、指挥调度。同时,西安市各景区也持续推进自身智慧智能化改造工程,景区服务质量全面得到提升。游客可以通过点击手机地图,实现景区导航、查找厕所位置,许多景点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和AR、VR场景还原,游客通过手机就能看到消失的建筑。具有代表性有西安城墙景区的“一键智慧游”,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购票、支付、查找购物点、卫生间、停车场等服务,并且还能获得旅游景区的推荐玩法。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西安提出了发展“宅经济”,加快旅游景区智慧化、酒店(民宿)品质化建设,旅行社转型升级,把新业态作为加快西安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实践上,西安市的文博馆、旅游景区积极把线下旅游活动搬到线上,打造了丰富多彩的云游、云展览等云上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居家的人们带去沉浸式的线上游玩体验。线上旅游和数字文旅新业态的发展既加速了西安市景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能力,也推动了线下旅游业的复苏。

  西安文旅产业的繁荣不仅得益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还离不开对旅游宣传营销的重视。现在提到西安的旅游,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多是“摔碗酒”“不倒翁小姐姐”“长恨歌”这些极具现代气息的网红形象。根据2018年抖音发布的《2018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显示,西安的城市形象播放量位居全国第二;2019年抖音发布的《2019春节大数据报告》显示,西安位居城市打卡第二名,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已经转身成为了国内数一数二的旅游“网红”城市。

  西安是较早就意识到营销宣传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并投入实践的城市之一,能够成为旅游“网红”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安积极利用了互联网等信息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了网络在传播中的裂变效应。早在2016年,西安就开启了全面的互联网宣传营销工作,建设了“一主四辅多渠道”的宣传平台,随后不断推进西安智慧旅游宣传平台的建设工作,在社交平台、区域性平台、国际平台、国内搜索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或是建设西安旅游主页,均取得不错的成绩。例如2015年西安旅游局在BBC创建西安旅游微网站,在首页、新闻主页、旅游主页投放西安旅游条幅广告。一年时间,总点击量7654次,曝光量2百万次,曝光率0.36%。超出一般投放在BBC的广告0.2%点击率 [1] 。

  在“网红”之路的推广上,西安的数字文旅营销之路更为多元,也更为不着痕迹。观其共性,都是通过打造数字文旅或文创产品大IP,借IP之势推销西安的旅游城市形象。2007年,国内首个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横空出世,这是中国首座户外水下LED彩色表演舞台、应用到诸多数字化演艺特效,成为我国旅游演艺的新范本。《长恨歌》背靠骊山华清池这个大IP,成功带火了华清池景区,成为西安旅游的一张名片。2019上半年“国产第一热剧”《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西安的美食、景区、博物馆纷纷“蹭热度”,开展了一场“全市安利”西安的浪潮。连原作马伯庸都开始在微博上感慨:“后悔……下次动笔之前应该设广告位招租”。此外,近两年快速崛起的抖音、快手等国民级短视频,也被西安视作了“网红”打造的重要阵地。像永兴坊的摔碗酒就是凭借抖音用户裂变式的推广而形成的网红打卡地。借助这些新兴传播渠道,西安浓郁的古都美景、精彩非凡的旅游演艺、节庆活动、夜市美食时不时地就火遍网络。

  曲江是西安市最早变革传统旅游模式的景区,其旅游革新之路从2004年大唐芙蓉园开始,之后在旅游上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市前列,2012年曲江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称号。为深入贯彻政府有关进一步推动西安智慧旅游建设项目,曲江新区启动了智慧景区建设工作,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景区建设成为游客服务智慧化、园区管理智慧化、精准营销智慧化的智慧园区。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曲江景区建立了旅游大数据库,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打造票务分销系统,实现多渠道网络售票,并构建起了智能票务系统,搭建智能服务平台,实现科学智能管理,5G、无人售货车、智能扫地机器人等均参与进景区建设。在旅游产品中,数字科技的应用也尤为普及,如《大唐追梦》等旅游演艺作品借助全息等数字技术基本都实现了沉浸式演出效果。

  2020年五一期间,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和唐城墙遗址公园开发出了“外卖美食野餐”新型旅游体验形势。游客借助线上平台,进行外卖订餐,在景区草地上席地而坐,享用着咖啡或外卖美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品味曲江文旅风采。据统计五一期间,有124.04万游客在曲江新区留下脚步,曲江文旅产业成功“重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