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肥胖是威胁居民健康首要危险因素
2月25日,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肥胖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而长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石。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营养保障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3岁,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居民平均身高持续增长,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显著降低,这些都是食物供应充足、膳食质量提高的主要贡献。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居民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居民总体身体活动量逐年下降。成年居民职业性、家务性、交通性和休闲性身体活动总量逐年减少。其中,职业性身体活动量降低是造成身体活动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电视和手机使用成为成人最主要的闲暇静坐原因,平均每天闲暇屏幕时间约3小时。
《报告》汇总了与主要健康结局风险降低相关联的膳食因素,包括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鱼肉、坚果、饮水(饮茶)等。过多摄入可增加不良健康结局风险的膳食因素则包括畜肉、烟熏肉、食盐、饮酒、含糖饮料、油脂等。
《报告》强调了膳食模式的重要性,指出长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长寿和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基石,并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中国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对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江南地区模式,代表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这些膳食特点的地区,人群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报告》还提供了维持健康体重和身体活动与健康关联的证据,指出肥胖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成为多种慢性病(包括癌症)的共同病理基础。目前有充足证据表明,身体活动不足可导致体重过度增加,多进行身体活动不仅有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改善脑健康。
《报告》聚焦“健康中国”建设,倡导全方位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将营养与健康理念贯穿于食物生产、加工、烹调、选购、进餐的各个环节和体系,构建新型食物生产加工消费模式,营造健康的食物消费环境,引导人们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食物多样、吃动平衡、平衡膳食、杜绝浪费。(经济日报记者 张双)
- 标签:苏州企业黄页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吃顶级小龙虾除了盱眙,还有这个淮安小县城!
说说这趟小龙虾之旅的感受吧,留言里吃虾行家们高票安利的蒜泥口味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好吃。 在门…
- 武汉地铁红色专列上线 “移动红色博物馆”穿越全城
- 中国哪里的早餐最最最好吃?你的家乡上榜了没
- 勇挑重担攻克疫苗难关
- 只争朝夕建设科技强国
- 党领导科技事业走向辉煌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飞跃提供坚实支撑
- 来广西旅游不吃这20道桂菜,等于白来!
- 一座有点冷门的宁波小城,6月抓把空气都能酿酒!
- 独库公路即将解封!一年封闭7个月!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
- 年年被嘲“旅游荒漠”,今年明星扎堆去,珠海终于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