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灯会文案西安艺术学校
那次在西安旅行,6号线还没有开通,晚上是乘出租车回去的。因为住在交通大学北门附近,所以司机送我经过咸宁西路北侧的时候,忽然出现一处灯火辉煌的园林-----原来这就是兴庆宫公园!
司机说这里是西安市内最大的公园,也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这里是兴庆宫公园南门,旁边就是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我当时就兴奋地要求司机就地停车,立马奔公园走马观花。
兴庆宫一带原为隆庆坊,为避讳改为“兴庆坊”,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与兄弟五人的住宅。原来宫内南部有椭圆形龙池西安艺术学校,其北部建有兴庆、南薰、大同、长庆、咸宁诸殿及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楼阁殿宇,千年来的人祸、战乱早已将这些盛唐遗迹“雨打风吹去”了。
大约在1950年代,这里以兴庆湖为中心修建了诸如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南薰阁、长庆轩之类的仿唐建筑景点,园中还广种了各种花卉植物,建成了市民公园。现在的公园是经过升级改造的,亮化是其最大的看点。只见夜色下的亭子和湖中桥、岸边柳在五彩景观灯的勾画、映衬下婀娜多姿,绰约绚丽,有种古意盎然的氛围。只是这湖水面积显得略微狭小,大树很少,而且公园里没有发现可以歇脚的长椅,所以对于我这样每天四处“奔波”游览的游客,这里似乎不是久留之地,于是草草“”浏览”一番就“火速”离开了。
因为我曾经在珍宝系列小说里以长安观音禅寺写过一个《唐代彩塑佛像里的镶宝石金项链》短篇,所以这次来西安就一定要来故事发生地拜访一下。谁知道千年之后的这座寺庙开始因为那颗千年银杏树走红,以至于参观寺庙必须预约,否则只能“望寺兴叹”。所以来西安的头一天便预约了寺庙的参观。这第四天一大早自然就可以不慌不忙地准备参观了。
观音禅寺就在长安区南山北麓的凤凰岭下罗汉洞村,距西安市约30公里。虽然从钟楼到古观音禅寺可以坐公交车,但中途停站很多,约有40多站,百度一下估计用时在1.5小时以上!而实际到古观音禅寺的距离并不会比去兵马俑远!所以8点钟早饭后,我还是选择滴滴打车过去。
“赴约”的路上除了在市区内堵了一会车,出了市区就一路通畅无阻。虽然花了100元的车费,用时却是非常高效率:仅仅40分钟就到了。
来到寺庙的时候刚刚9点钟。因为不是周末,而且交通不便,那天来寺庙的游客倒是不多,这偏僻的寺庙在我的眼中自然充满了幽静和禅意。
这座位于终南山麓沣峪和高冠峪之间的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约有1400年历史,为终南山千年古刹之一。在唐代大兴佛教的历史背景下,当年它也是高阳公主经常捐助的一座寺庙。当时占地达300余亩的古寺气势宏大,山门、大殿、钟鼓楼,云水寮一应俱全,观音泉水名气更大,寺庙终年香火旺盛,后来寺庙逐渐衰败,中更被改做“红岩中学”,僧人四散,唯留大殿五间。现在的古观音禅寺占地约二十亩,较之从前已经面目全非。解放前寺周围的四十多棵柏树如今只剩山门前两株,依旧显出高大苍翠茂盛的风采。寺周围还有几株槭角枫,它们的树梢已经被秋意熏染成了如火的颜色。古树、古刹的存在,昭示着这里悠久的历史。
一踏进寺院,心中就陡然升起一股清净超尘的“安然”之感,有种回归田园般的舒畅自在,寺院的角角落落也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的影子。
眼前的寺庙古迹寥落,仅有新建的观音堂、大众禅堂、大善院等建筑。这些建筑多为不饰雕琢的青砖灰瓦红柱建筑,显得简单而又古朴。
观音堂为五开间大殿,大殿金顶红门,彩绘庄严,殿堂前有四块无字石碑,殿内奉观音、普贤、文殊、地藏等铜像。铜铸千手观音像居中。大殿两侧外墙壁上挂有中外名人谈佛教的语录镜框数块,彰显出古寺僧人关注众生的慈悲胸怀。
也许你在各类旅游网站上看过古银杏树的美图。但当你亲眼看到这棵银杏时,还是会眼前一亮,仿佛它是你似曾相识的朋友,一切的烦恼和疲惫也因这次相遇而抛诸脑后。当年我写《唐代彩塑佛像里的镶宝石金项链》的时候并没有提到它,因为高阳公主那时候这颗银杏树还很普通,不可能引起现在这样的火爆场面。
据说古观音禅寺银杏树受气温的影响西安艺术学校,银杏叶全部变黄到全部落尽的时间大约会持续半个多月。最佳观赏时间是十一月初到十一月中下旬。我来到时候正是十一月中旬,赶上了银杏树风姿最绚丽的时段。
赏树坪台周围是一圈木栅,据说是为了防止前几年游客激增对银杏树产生破坏而增加的。栅栏上系满了红色的祈福带,同的银杏相映成趣。古老的银杏树也因此被隔栏分为内外圈,若想近距离观赏,花10块钱买香或者祈福带即可入内圈看银杏树。既然特意大老远赶来,当然必须近观这“网红”的风采。于是毅然扫微信10元排队,“静待良辰”。好在今天看银杏树的队伍并不长。因为寺内常年坚持不接待旅游团队以保持法门清静,而且赶上非周末时间,不多的游客只排了10分钟队就入内到了银杏树下。
这棵银杏树高约20多米,直径居然达3米多!千年的雨雪风霜已经使树木的年轮繁复不清,如今枝繁叶茂的银杏树宛如活化石一般伫立在大殿之后的山脚下,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当然,坊间传说此树由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绝对是一种穿凿附会。因为钟南山的古寺名刹一直很多,唐朝时这“中等体量”的观音禅寺还不可能入了皇帝的法眼。
这古银杏远看是一棵树,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的子树围绕包裹着母树。这数百株幼树环绕、紧贴母树生长,成为一株连根银杏树。不仅有的幼树已有碗口粗,而且如今老银杏树下还有一棵萌萌的小银杏!不知是后人栽种,还是老银杏树的子孙呢?!千年银杏树游走异常粗壮挺拔的树冠,其枝叶繁茂,苍虬蔽日;独木成众,蔚为大观,粗裂的树身如同一部沧桑的历史。银杏树下还有一尊金佛,这法相庄严的金佛同古老的银杏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眼前的银杏树叶已经全部黄透,连天的枝丫间像被上天点化了一层层厚厚的黄金甲,在阳光的沐浴下更显出气宇轩昂的气场。它独立于安静寺院的一角,时不时将枝头金黄的落叶抖落在地面。往往一阵山风吹过,金叶便漫天飞舞,最终铺满草地,如同为地面铺上了一块延绵的金毯,踩上去还会发出轻轻的“擦擦”声------这份心灵的惊艳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贴切、完美地诠释,令人心生快意。当亲身体验了这禅寺深处浓烈的金彩,看着它们在一动一静的生命观照中如此热烈唯美,绝对是一场抚慰心灵的感动和精神放飞。每一片金黄的叶子都是那么温暖人心,仿佛蕴含了一个个超凡脱俗的玄幻故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
这银杏树旁的古井名“观音泉”,至少在银杏树还没有枝繁叶茂的时候,这泉水就被赋予了动人的传说,以至于成为观音禅寺香火鼎盛的源泉。因此泉长年流淌不竭,水质清澈甘洌,传说喝了它能包治百病,所以远近前来取水者络绎不绝,山泉因此被誉为“观音神泉”。
拍照的时候看见二位东北口音的游客手拿一个大号矿泉水瓶意欲取水,结果被一位僧人好心提示“不可乱喝”。因为这些山泉都是没有经过消毒的,如果没有烧开,会拉肚子。
走回到银杏树旁,蓦然发现这树旁还各有一座小亭子,好像两个忠心耿耿的卫士,守护着这千年银杏。它们的名字别致而富有诗意:一座叫做栖云亭;另一座叫做浸月亭。刚才光顾着排队赏树,没有留意这树旁的亭子,差点错过。
走到这栖云、浸月亭子里观赏银杏树,因为角度不同,看到的画面感也各有不同。静静的凝视着眼前金光熠熠的银杏树,这沉稳的金黄的叶片与沉静的禅寺同框,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在佛祖面前悠然宁静地说着悄悄的禅语。眼见着树下众人争相拍照,他们只是专注地埋头将满屏的金灿灿画面发到朋友圈,却没有一人抬头看一眼头顶那遮天的金色“巨伞”,不由得令人感慨众生的贪念和矫情。这蓝天白云下金光灿灿的银杏树固然动人心弦,又有多少人能在朗朗乾坤下踏着满庭落叶,漫步在树下泉水边,吟一首诗词名句抒发胸襟,感悟人生的无常变迁,景物的静谧之美?况且这蜂蛹的游客、鼎沸的人声对寺内不时穿梭而过的僧人来说,是福是祸,也真是难料。
古观音禅寺本身不大,没有太多可供游玩的古迹。除了刚才参观的大殿西安城墙灯会文案,也只有几座新建的朴素佛堂。大众禅堂是主修临济禅法的道场,除了每年打七对禅修者开放以外,每周的周末讲经堂亦有一炷香的时间对前来听经的大众开放;大善院为公益活动场所,常开办各种深入浅出的讲经说法活动,并且举办茶艺、书画及有机种植之类的环保公益活动,将禅的智慧灌注到生活的点滴,开了佛教“接地气”的先河。
看了以上2座佛堂,观音禅寺的游览基本上就画上了句号。打听了禅寺用斋饭时间,每人20元倒是不贵,只是当时刚刚十点多,斋饭十一点半才开始,要等待的时间太长;本想到寺中大善院里吃一杯茶,静静感受宝刹庄严的气氛,回味既见欢喜的心情,然而终究是俗人,听见有游客喊“快点到后宰门吃羊肉水盆”,也忽然想着抓紧时间回城里“打卡”,于是便没有吃茶的闲心了!
观音禅寺外面就是小镇。有很多摆摊的,还有几家小饭店。这时碰到一个拉活的私家车,谈妥110元车费,只消35分钟就回到了城内。看看手机显示11点钟,就到东关正街的老孙家吃了麻酱凉皮和五香酱牛肉后,坐地铁去大明宫遗址。
乘西安地铁4号线含元殿站下车,从B出口走出地铁口继续向前就看到公园入口指示牌,再继续往前就会看到售票处和检票口。虽然大明宫有很多入口,但第一次游览走含元殿入口是最简单的,这样可以确保不会迷路。
来到大明宫还不到下午一点。公园里游人很少,正好慢慢地品味这盛唐宫阙的余晖,倒也是一番闲情逸致。
大明宫始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称永安宫;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改名大明宫;唐高宗年间将正宫迁至大明宫。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也是唐朝皇帝朝寝时间最久的正宫。唐朝21位皇帝中有17位在此理政居住,期间修缮、添建、改建不断,素有“千宫之宫”的美誉。
唐朝大明宫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前为朝仪区,后为寝居区,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前朝是象征国家、体现至高皇权的礼仪空间,是举行朝贺、即位、宣赦、上尊号、宣布改元、大朝会等重大典礼场所;后寝区则是皇帝与臣下处置具体政务及日常寝居、学习、宴乐、休憩的生活区域。
再细分下去,朝仪区还可以按不同功能分为外朝、中朝、内朝“三朝”,称“三朝制度”。大明宫中轴线由此纵向依次排列着含元、宣政、紫宸三殿,分别代表三朝,即以三殿对应三朝。
此后经由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繁荣富丽走向支离破碎。作为唐王朝200余年统治中心的大明宫也在唐天祐元年(904年)被毁弃,华丽辉煌的宫殿群从此烟消云散,沦为废墟。
作为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占地约3.84平方千米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续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格局,由南向北沿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这些考古遗址为中轴线,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遗址的收费区和免费区是以围栏隔开的。遗址保护区外围都是免费开放给大家平时休闲运动游玩的,而内部核心遗址和博物馆则是需要收门票的。公园里面虽然没什么地上建筑遗存,但如果你读过“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的诗句,就一定渴望来到这座大明宫遗址,置身这壮观的盛唐遗存,体会长安城曾经的如烟往事。
从公园南门进入就到了游客服务中心。南门是正门,从这里可以坐公园内部的电瓶车开始循环线路的游览。一般是从御道广场开始,循环一圈后回到南门参观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西安艺术学校。随叫随停的电瓶车作为代步工具非常方便,因为正如许多网友形容的那样,大明宫真的“超级大”!而且因为地点太大,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游玩。
御道本是古代宫城进入主殿的通道。遗址里所谓的“御道”只是对御道历史形制的恢复。其实就是一个经考古发掘后确认的南北长约600多米、东西宽700多米的巨大广场,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作为大明宫的“殿庭”,御道是唐朝皇帝举行大典、阅兵、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其巨大的空间分布不但充分烘托了后面含元殿的恢弘气势,更形成了高远开阔的视野,使每一位准备亲临含元殿的人都会在由远而近目睹宫殿后发自内心地赞叹唐帝国辉煌的气势和壮丽的宫殿,对唐帝国产生心悦诚服的心理认同。
站在御道广场上仰望含元殿,“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大唐恍如隔世地徐徐展现在眼前。那黄土台阶上想象中的庄严、恢弘皇宫的轮廓,不由得使人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含元殿又称大朝,是大明宫正殿,663年建成后223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元旦、冬至朝贺、万国朝贡、皇帝即位、大赦、阅兵的地方,也是三大殿里最宏伟的建筑。其高出地面10余米,考古发掘的殿基遗址东西76米,南北42米,面阔十三间,间宽5.35米,进深五间。按柱网布局判断含元殿所用木柱至少62根,是我国古代等级最高的殿堂,充分体现了当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磅礴气势。
含元殿前还建有7折呈S形长达70多米的坡道供登临朝见用,因其形似龙尾得名“龙尾道”。坡道上铺莲花砖,殿前左右阙楼翔鸾阁、栖凤阁,有飞廊与大殿相连,成环抱之状。
含元殿的雄伟、壮丽远胜后来北宋的大庆殿、明清故宫的太和殿,堪称中国古代王朝宫殿之最西安城墙灯会文案。遗憾的是目前遗址只发掘出一个大型柱础石。
由于地势高差较大,考古证实体量巨大的含元殿上部构筑在气势伟丽的三层大台以上,现在的基台复原再现了遗址的基本结构和布局,已经发掘的唐代土质遗存则被封闭在砌体之内永久保存。
登上数十级台阶,来到含元殿遗址最高处俯瞰,冥想长安城当年繁华升平的万千景象,耳边恍惚传来万国来朝的不同口音的欢呼声、西域胡旋舞急促的节拍和连绵商队清脆的声声驼铃…然而睁开眼睛细看之下,才发现远处丹凤门附近就是头一天来西安首次落脚的西安火车站!想不到那一天令人惊叹的古色古香的火车站不仅有触手可及的明代城墙,连这“千年气韵、万般尊严”的盛唐大明宫也近在咫尺!
这座博物馆是从大明宫麟德殿遗址迁过来的。博物馆采用半地下式建筑格局,尽最大限度地不影响遗址内的地面原貌。这里虽然有很多金银器、铜铁器、佛造像、善业泥等文物展品,但因为数量有限,主要还是利用声像、图板、模型、文字、出土文物标本等展示手段对大明宫遗址发掘情况作系统说明,以使观众了解大明宫的兴衰史及保护现状。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里最珍贵的文物就是那件鸱尾和浮雕龙纹石栏板。它们作为大明宫宫殿的建筑构件,展示出了唐代建筑宏伟富丽风格的一个侧面。这2个默默无言的构件只是昔日“千宫之宫”的沧海一粟,令人回忆起那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大唐王朝雄厚的国家实力。
这是一个按照 1:15比例复原的大明宫全景,可以让你一览无余的行走在昔日“千门万户”的皇宫殿宇中一眼千年,类似过去在深圳市看过的那种“锦绣中华”类的微缩世界名胜景观。
宣政殿遗址区为大明宫中朝,也称常朝,是举行朔望大朝、议政论政、宣布决策的重要场所,也是新帝即位、册封太子、科举殿试、读时令等活动之所;宣政殿两侧院内设门下省、中书省、御史台、待诏院、史馆等官署,即唐朝廷的决策与办事机构;殿前东西还设有遥相对称的钟楼和鼓楼。宣政殿后另有紫宸门、紫宸殿。如若不是文字与图片的真实记录,怕是心里很难将这些黄土与曾经的大唐皇宫联系起来。
宣政殿遗址附近还有座望仙台遗址。这是一处高9.7米的道教建筑,是由唐武宗期间的神策军修筑的皇家宗教建筑。
以上的几处遗址开创了唐以后三殿对应三朝的制度。此后北宋开封皇宫的大庆殿、文德殿、紫宸殿;明清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殿,都是对隋唐“三朝”或“三大殿”制度的临摹重复。
此处遗址位于大明宫北部居中地带,是唐朝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后宫”的核心地带,是宫廷的皇家园林景区。此园林初凿于贞观年间。开元后期,玄宗曾命人在太液池两岸筑起台高百尺的望月台,用于同杨贵妃赏月。现池中高约5米许的土丘,即为唐朝的蓬莱遗址。
唐朝的太液池面积约1.6万平方米,有东池和西池两部分,中间有渠道相通,西池为主,池中有蓬莱岛等三座岛屿。二池岸均高出池底三、四米不等。太液池水源引自龙首渠,有暗渠与宫外相通。沿岸回廊与附近宫殿建筑皆根据地貌特点着意布置,错落有致。
如今的太液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令每一个前来观光的游客颇感失落,与千年前“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的盛景不可同日而语,徒留一声“沧海桑田”般的叹息。
遗址内的宫殿基本上就是三大殿。当然,有几处遗址也是值得一看。譬如东城左银台门内唐敬宗时所建清思殿,这个长方形台基的遗址曾经出土有铜鱼符1件,上有“同均府左领军卫”7字,还出土有12个残柱础石。
这是大明宫宫城九座城门里北面三座城门之一,也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这个遗址的发掘范围很广,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据专家考证玄武门上有呈梯形的门楼,整个门楼基座下大上小。门槛内外的路上还有清晰的车辙沟痕。文献记载这里是宫城宿卫重兵驻扎的地方。当时的唐长安城有两个玄武门,隋朝和唐初的皇宫太极宫一个;大明宫一个。而唐朝有名的玄武门兵变是在太极宫玄武门发生的,同眼前的玄武门没有关联。因为保卫皇宫的禁军驻扎在北边城墙的玄武门一线,而北边的宫城墙和郭城城墙基本一体,所以禁军发动就非常方便。这个“澄清”虽然令我扫兴而归,但因为补充了历史知识,还是深感欣慰。
除了前面看到的宣政殿遗址附近望仙台遗址,大明宫西北隅还有一处三清殿遗址。此殿也是一座高台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因为唐代除了尚佛教,皇家也极为崇尚道教,三清殿就是宫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
大明宫的道教庙观建筑遗址虽然还有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遗址,因为时间有限,就打消了前往“浏览”的愿望,抓紧时间回到南门这边的丹凤门博物馆看展览。
丹凤门博物馆是一栋外观采用仿唐门阙建筑形式的朱红色建筑。因遗产保护的严格要求,此门楼并非复建,而是钢结构上挂上板材做成的模型。从建筑内能登高北眺大明宫遗址及园区景色,南眺现代西安的繁华景象。
为了快速结束游览,我直接过楼而不登,来到了内部的博物馆大厅。大厅的精髓展示便是曾经的丹凤门遗址。
丹凤门是大明宫九座宫门里南面五座城门中的一座,是皇帝出入宫城的主门,也是大明宫的正南门,皇帝登基后多在此门楼宣召大赦天下,有时也在此举行册封、受贡等朝会活动。
此门为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重修大明宫时所建,是大明宫最大一个门。因是南门,且长安城已有“朱雀门”,此门便被命名为含义相似的“丹凤门”,丹凤即朱雀。
丹凤门的五个门道均宽8.5米,门道间隔墙宽3.8米,考古挖掘证实完全符合史籍“凤门五开”、“十扇开闭”的记载,是大明宫与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主要是丹凤门遗址出土的包括长方砖、方砖、板瓦、筒瓦、瓦当、鸱尾、铁钉、石夯锤等建筑材料;碗、罐、器盖、盅、枕、瓮、钳锅等日用器物。因为年代久远加上出土文物的不足,博物馆的介绍主要是实物配合视频演示和建筑模型展示,如果不事先做些历史、建筑方面的功课,恐怕出了博物馆脑海就只剩下满目黄土的台基和夯土层的枯燥印象了。
因为在遗址公园呆了整整3个钟头,出来的时候已经四点钟了。直接钻进地铁站,一路飞快地转换到永宁门站下车,来到了南大街与环城南路交汇处的永宁门。
西安城墙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隋唐皇城旧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作为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的封地,藩封、府治同城,西安城池的规模自然宏大坚固,规格仅次于皇城。
现存西安古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千米,面积约11.32平方千米。西安城墙原有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四座主城门,后来为方便交通出行,新开了多座城门,古都的城门增至18座。
西安城墙作为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系统,包含护城河、闸楼、吊桥、月城、箭楼、瓮城、正楼以及城墙上外侧凸出的马面、马面上的角楼、垛口、矮墙(女儿墙)、排水系统海墁等。在上世纪初城墙存废之争的大环境下,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不少城市都开始拆除城墙,西安城墙最终没有被列入拆除计划,可谓奇迹!如今西安城墙内的市区部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城区,其以钟楼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道所对应的四个正门分别是安远门、长乐门、永宁门、安定门,寓意“长安永定”。
现在保存下来的西安城墙全长13.74公里,如果步行一圈大概需要6小时左右。如此宽阔的城墙自然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为并没有把含光门城墙博物馆列为必看项目,而是着眼于晚上的美食,所以信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我,最终选择了永宁门——东门——中山门一线。这条线路主要是步行城墙,感受城墙的雄伟和壮阔,顺便从城墙上还能俯瞰、远眺到大雁塔、钟楼、碑林、书院门等标志建筑,游览结束出中山门就能很快找到永兴坊美食街大快朵颐,对我这样的“好吃嘴”来说实在是一条非常完美的线路。而且一圈下来,一个钟头的时间也已经足够了。
我曾经去过北京故宫的午门、南京的玄武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朝阳门,但是感觉最雄壮的还是西安高大、巍峨的永宁门。因为这里每晚都会举行堪称“天下第一礼”的仿古迎宾入城式,所以永宁门又被誉为“大唐迎宾门”。
始建于隋代初年的永宁门是西安城墙的正南门,位于南城墙中部偏西,当地人一般称之为“南门”。它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城门,隋朝时这里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称“安上门”。唐末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洪武年间扩建西安府城时没有将其做大规模改动,只是将隋唐过梁式三门洞改为砖砌拱券式单门洞,其余如闸楼、箭楼、吊桥等一应保留俱全,易名“永宁门”。今永宁门完整保留了明代“门三重楼三重”的形制,是西安城墙个四门中恢复最完整的一座。
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的闸楼曾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军攻打西安时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重建。初年随月城、吊桥一起被拆除。现在的闸楼同月城、吊桥均为复建。
永宁门闸楼不仅仅升降吊桥,还可以打更和报警。一旦有警报发出,守楼士兵可立即拉起吊桥,断绝进城的路。在敌人进攻的时候,闸楼还承担起最前线的火炮发射和箭矢射击。
永宁门箭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1926年毁于战火。现在的箭楼为2014年复建。高达30多米的箭楼是整个城墙防线的最高点,起到瞭望和射击的作用。其笔直的外墙体使外面射来的箭簇很难深入,而里面的箭射出去则很容易。箭楼墙面上布满窗户,守军从四面八方都可以射箭。战时这里就会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弓箭网,令敌军寸步难行。
永宁门正楼就是原安上门城楼,历五代宋金元时期,至明洪武年间统一形制重建再经清代、多次修葺后沿袭至今。
永宁门同西安城墙中安远门、长乐门、安定门三座城门一样,作为西安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御需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西安城墙灯会文案,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瓮城。
瓮城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战时陷阱。当敌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攻破外面的城门预备进城烧杀抢掠的时候,却冷不丁发现“门外有门”,外门的背后还有一道门或者更多的门!这些先期到达的敌军被守军关在了一个狭小的四方形空间里,城墙上的守军正拿着武器准备“关门打狗”或者“瓮中捉鳖”,因此名为“瓮城”。这第四道防线绝对是西安城墙防御体系里面最具杀伤力的一道,堪称城墙防御的经典手笔。
除了以上防御设施,城门最后的屏障就是正门,也就是瓮城里面那道门。打开此门,算是真正的攻城成功。
正门门板上有一排排紧密排列的金色门钉。这些门钉不仅只是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而是兼具非常实用的防御作用,专业名称叫浮沤(:ōu)。守军可以在敌人“火攻”的时候紧急往城门上涂泥,这些浮沤就是用来固定泥巴的。厚厚的浮沤上能涂上很厚的泥巴层,这样就会抵消敌人“火攻”带来的危害。当然,如果是高烈度的火攻,这样的防御终究会“螳臂当车”,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为木质的正门,敌人肯定会不遗余力地进行破坏,直至攻入城内。
在永宁门这里游览“品位”,感觉除了“五位一体防御体系”,西安城墙在防御细节上也都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城墙的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凸出来的称为“马面”的平台,这个与城墙顶部处于同一平面的外观狭长的台面一般用来消除城下死角。两个“马面”之间一半的距离都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守军从侧面射杀绕到城墙脚下的敌人;再比如建在马面之上的“敌楼”,它用来瞭望,同箭楼一样能够起到发现城外敌人动向的作用;再有就是城墙内侧那些一面没有垛口的“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们平时操练时失足跌落而设计的,因为西安城墙顶部有12-14米宽,大队人马的行进、演练很难不发生拥挤现象…西安城墙凡此种种的细节足以令每一位新来乍到的游客在城墙上看得眼花缭乱。古老城墙的一砖一瓦,都凝结了古人超凡的智慧,令人肃然起敬。
大约是到了时期,西安城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需要。为了方便来往交通,人们在原有的四座城门两边都新劵了门洞。永宁门门洞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于1956年在城门两侧各开辟了三个券洞,供车辆行人通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永宁门变身为环岛交通,门外有南门广场,门内为南大街,门外接南关正街。所以西安人有一句话就叫“进了永宁门,就是西安人”。
从永宁门一路走过,城下环城路车流熙熙,城墙上却自行车满地跑。身边不时有骑自行车的男女老少,中国的,外国的都有。看见3个金发碧眼的小朋友骑得特别“疯狂”,一路兴奋得大呼小叫。除了骑自行车的游客,还有很多穿着汉服拍照打卡的游客。脚下是凹凸不平的沧桑青砖“路面”,二侧是沉淀着岁月痕迹的“长城”一般蜿蜒的灰色砖墙。不时擦肩而过的身着飘洒汉服的男女,他们的身影与古老的城墙搭配,宛如穿越了古今。继续前行,远处的大雁塔、钟楼、碑林、书院门不时映入眼帘,长龙一般的城墙在遥远的天际间延伸,洋溢出古色古香的神韵,诠释出这座“永恒之城”的凝重和古朴。城墙边每隔一段出现的大红灯笼,在庄重之外又渲染出些许的热烈,使人于蓝天白云下生出“岁月静好”的感慨。城墙外就是“比肩”的各式高楼,有一种“欲与城墙试比高”的画风。
站在城墙上看附近的现代建筑,丝毫感觉不到突兀的成分。这些城墙边的高层建筑很有特色,都是那种灰色瓦顶的钢筋混泥土建筑,有的是在高楼的屋顶设计出绿色琉璃瓦的屋面,加上仿古的门窗,显出古城的朴素、宁静的意蕴。步行在西安城墙上,犹如踏上了古代的时空高速公路,从隋唐朝到明朝,从到现代,一路向前,不舍昼夜;而灰色的砖墙合着墙外喧嚣的车水马龙、春笋般林立的高楼同其中卓尔不群的古代遗迹,又勾勒出一幅矛盾而又和谐的古城画卷。夕阳西下,想起来唐诗里“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的诗句。是的,这古意盎然的永恒之城,注定会成为我人生旅途的一段最美回忆。
这样流连盘桓了一番,及至走到终点中山门那里,白日的一番奔波终于在腹中集聚成饥饿的情绪缓缓弥漫,于是依依不舍地走下城墙往永兴坊那里去了。
西安城墙中山门内北侧顺城巷的永兴坊原地为唐朝魏征府邸,这条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8米的小吃街比回民街更为集中。回民街局限于清真食品,而永兴坊除了清真,还有很多回坊没有的特色美食。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很多手工民俗方面的表演。
虽然街区内建有高达5米的杨贵妃皮影、写有“嘹扎咧”(陕西方言“好极了”)的方言文化墙、生动有趣的“铁艺八大怪剪纸”街景墙、从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来的座山照壁、微缩的长安城108坊景观等,对于已经“马不停蹄”、“走马观花”了一个下午的我来说,各种各样的陕西小吃才是最吸引我的。
终于看到了抖音上爆红的5块钱一碗的摔碗酒。他家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只是我对这种味道甜甜的有点像米酒的酒类并不感兴趣,便直接找到老潼关肉夹馍,15块钱一个,肥肉相间的卤肉配上酥脆的饼,确实美味。大约是因为“长途跋涉”的消耗,一个肉夹馍显然不足以饱腹,于是又寻到一家“长安手打丸子”的摊位,15元一份,不但肉香扑鼻,分量也相当实在。本来还想买10元1个的安甑糕,只可惜“眼大肚子小”,看来是吃不下去了,便买了18元一大杯的酸梅汤边走边喝。这种用梅子酿的饮料里面还加有山楂,清热下火,酸甜解渴,算得上西安特色的饮品。
眼前的城墙华灯初上,五彩的景观灯像是给城墙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霓裳,恍惚梦境一般。心里不禁在问:这就是下午去过的城墙吗?
听游客说这里每晚都有《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演出,但是需要提前通过“遇见城墙百宝箱”小程序预约。当时还不到晚上七点钟,加上一天的劳累有点疲倦,便预约了明晚八点280元一张的演出票,早早回酒店养精蓄锐,以便把明天的旅行计划完成后西安艺术学校,用这场盛大的歌舞演出来为这次西安之旅画上一个句号。
半坡博物馆就在西安东郊的半坡路,离纺织城过去不远。这个博物馆之所以令我念念不忘,是因为我一直牢记着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那个人面鱼纹陶盆。
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并不算太大,约4500平方米的展区主要就是分出土文物陈列和遗址大厅,辅助陈列则是附带的部分。相对于兵马俑、大雁塔之类的网红景点,半坡遗址在西安景点中名气小了一些,很多人几乎就没有想过要来这里看点什么,这不温不火的博物馆一直都是非常安静。
半坡博物馆的遗址大厅内类似昨天看到的丹凤门博物馆考古遗址保存的唐代文物发掘现场。这里原样保存着1950年古发掘出来的原始村落面貌,这部分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房屋、窖穴、圈栏及大围沟等遗迹,展示了原始村落的面貌,反映了半坡人的生产水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制度。
出土文物陈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组成,两个陈列室陈列的都是当年从半坡遗址发掘出来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第一展厅主要展出原始先民使用过的诸如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之类的生产工具。其中有一枚骨针同现代缝衣针颇为相似,几乎令人不敢相信,然而看了面前的介绍,才确定那就是半坡人使用的缝衣针!
第二展厅里陈列有很多石器、陶器、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标本等。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绚丽多彩的陶器。半坡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就是各式鱼纹,其中口部噙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最为考古学家称道的就是人面鱼纹盆和人面网纹盆,这两件陶盆堪称是“半坡遗址的重大发现和文明精髓”。
这2件彩陶国宝的名称乍一看极为相似,都是外表粗糙,内壁光滑的红泥陶,都有几何图形的人面和鱼纹或者网纹,实际上二者各具特征。国博的人面鱼纹盆以鱼纹和人面纹为主。而半坡的这件人面网纹盆以人面为主,没有鱼的图案存在。此人面图案十分奇怪,第一眼看到它,我的脑海里最先出闪过的就是“外星人”的形象。
此盆高约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泥质红陶、黑彩、腹微深、底略平。沿面黑彩以箭头和短直线分为四个单元,盆内壁及近底处绘制人面纹和鱼纹各二,两两相对,两条鱼纹是以线条勾出的简笔画。两个人面纹面部作圆形,头顶三角状发髻,发髻外围以类似鱼鳍的带刺三角形装饰;额头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圆形;细而平直的双目似闭目状;挺直的鼻梁成倒 “T”字形;嘴巴以留空的手法由对顶三角表示西安城墙灯会文案,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双耳处对称的两条小鱼,构成一幅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图案。该器物是1955年在半坡遗址居住区内发现的首个器型完整的人面鱼纹彩陶。
如此“红、黑”搭配的一件陶盆哪怕在地下掩埋6000多年,出土后的色彩和图案依旧清晰、生动,如此绮丽的人面网纹陶盆已经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代表,自1958年建馆以来一直就陈列在这里,而且因其珍贵的独特性从没离开过博物馆馆,可见其举足轻重的文物价值。
补充说明的是,这样的陶盆在当时并不是拿来盛放食物和水的,而是用来盖在埋葬夭折儿童瓮棺上的盖子。成年和少年死后则直接被埋入土坑墓中。博物馆遗址大厅陈列有许多瓮棺,其底部或用作棺盖的彩陶盆上大多都有个小孔,寓意供灵魂出入的通道。
这件鱼纹彩陶盆也是一件馆藏珍品。其高约17厘米,口径31.5厘米,盆口沿微卷,通体红色陶质,盆外壁以黑彩绘出互相追逐嬉戏的游鱼三尾。游鱼线条刻画流畅,比例准确,圆睁的眼睛和大张的嘴巴栩栩如生,好像在享受水中的快乐时光。
这种小口尖底瓶实际上就是半坡先民的汲水器。都是以细泥陶或细砂硬陶制作而成,泥质的红陶外部光滑精美,部分器表饰有黑彩图案;一般都是小口、短颈、鼓腹、尖底,腹两侧有耳,肩部及中腹以上一般都装饰左向倾斜的细绳纹,器型变化较多,口部剖面呈方形、圆形、葫芦状等。相比于墓葬出土的小而质粗的尖底瓶,半坡遗址出土的这类小口尖底瓶形大而质好,平均高约50厘米左右,已经成为半坡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
因为主要想看了几件著名的彩陶,所以在半坡逗留的时间就相对很短,几乎不到一个钟头。出门还不到早上十点钟,便计划在午饭前再逛2个景点。首先想到去30公里外的兴教寺塔。虽然网上说乘坐公交917路可以直接到达,想想昨天到观音禅寺的时间、距离,最终为了节省时间,又一次用了滴滴打车,40分钟就到了目的地。
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4年),是专为供奉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灵塔而建造的寺庙。后来历年战乱,兴教寺毁坏多次。到年间仅剩3座佛塔屹立不倒。1950年代,在周总理指示下,寺庙重修了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和卧佛殿,基本形成了今天这样的传统寺院格局。
兴教寺内部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三个不同的院落,其中包含有塔院,藏经楼和殿房等等,其中最珍贵的部分就是慈恩塔院中的兴教寺塔。
慈恩塔院又称兴教寺西跨院,而兴教寺塔并非单指玄奘舍利塔,而是兴教寺唯识宗祖师玄奘及其二位窥基和圆测三座灵塔的总称,是西安护国兴教寺年代最久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兴教寺也由此成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
“三塔”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苍柏翠竹中的三塔以“品”字形参差耸立。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神泽则明”。虽然这座寺庙已经古迹难寻,但是唐玄奘及的三塔仍然当得起“镇寺之宝”的美誉。
这座五层楼阁式玄奘塔高约21米,平面呈四方形,每层边长5.2米,全部由石灰石块砌成。第一层塔身南面辟有砖砌拱门,内有方室,供奉有玄奘塑像。北面镶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0年)篆刻76行总计约3000字的《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二层以上塔壁作枋木结构,每层每面用四根八角形倚柱分成三间。各层均为实心,不能登临。全塔从下向上各层逐级内收,收分较大,因此塔身稳重坚固。檐下用砖隐砌出简洁斗拱,为建筑物上少见的风格。塔檐采用叠涩砖挑出和收进的做法,檐角缀风铃。每层挑出较大的叠涩出檐,砖层较多,更显楼阁式塔的韵味。塔额上 “兴教”二字为唐肃宗御题,寓意大兴佛教。塔顶置巨大的方形塔刹,刹座为四瓣仰莲,上面承托覆钵、莲瓣、宝瓶和宝珠等。塔身下为低矮的台基,塔下安葬着玄奘大师。
坐北朝南的窥基舍利塔始建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这座方形三层楼阁式砖塔形制与玄奘塔略同,其高约6.8米,底层边长2.4米。层间叠涩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
此三塔形体外方内圆,造型简洁,比例适度,坚固朴实,充分体现了唐建筑的典型风貌,作为保存完好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三塔同大雁塔、小雁塔一样,成为西安这座“永恒之城”的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盛名在外的三塔这边游人寥寥。肃穆的松竹间偶尔有几只鸟雀飞过,安静得有点出奇,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如此寂静的寺庙禅意深深,恰恰是清静之地的福音,如此不但能够保持寺庙的清幽,也可以安心修行。游人至此能够远离喧嚣,凝神静气地感受萦绕千年的历史气息,聆听到内心的平静。而且这座寺庙是免费参观,由此可见寺庙的低调,真的是一座适合修身养性的所在呢。
出门正好看见一辆刚下客的出租车,便搭乘返回市区,直接让司机送到了洒金桥北口老关庙大牌楼的老刘家。一碗刘信牛羊肉泡馍小炒上桌,看看手机还不到中午十二点,于是“细嚼慢咽”地享受这西北风味的地方美食:浓郁鲜美的汤汁加上香嫩的羊肉、充分吸收了汤汁的手掰大馍,直吃得我微微出汗,唇齿留香,大呼过瘾。
当时同桌的食客是一对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教授夫妇,闲聊了几句后向他们打听“楼观台”景点的路线。本以为就是一处古代楼台,哪知道这是一处吕洞宾闭门的“洞天福地”,现在是一处国家森林公园,而且是在西安南面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边!全程约80公里!如果乘坐环山旅游1号线个小时!对明天就要返程的我来说,“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想着也去过武当山、三清山、青城山之类的道教名胜,便果断打消了前去“打卡”的计划,改为包车去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西安城南约17.5公里的长安区潏滈两河交汇处的郭杜乡香积村香积寺内。车程只相当于昨天市内到观音禅寺距离的一半,时间上较为宽裕。
香积寺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同门为纪念其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香积寺之所以出名,还在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过的一篇《过香积寺》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日本净土宗直绍净宗创立者善导一脉也一直把善导尊为祖师,把香积寺奉为祖庭。《过香积寺》诗也因此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
香积寺在唐代曾盛极一时,唐高宗李治曾到香积寺礼佛,并赐予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武则天也对其敬重有加,和唐中宗多次前往膜拜。然而经过“安史之乱”和“会昌禁佛”,香积寺遭到严重破坏。随后的年代虽然寺庙不断得到修葺,但辉煌已不复当年。清同治年间,香积寺再度毁于兵火,文物四散。至时期,寺庙几近衰败。
现在的香积寺经过重建,形成了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展布的牌坊,山门殿,天王殿,碑廊,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等五重主要建筑的传统寺庙格局。然而这些建筑皆为崭新的仿古形式,对我这样喜欢古迹的人来说,只能草草浏览一番,算作“到此一游”。这次来寺庙的重点,其实就是游览寺内西北隅的善导塔。
善导塔属密檐式,塔身又有楼阁式结构特点。塔身以青砖砌成,平面为正方形,底层每边长9.5米。塔体原为十三层,后因年久失修,塔顶遭到破坏,现存十一级,残高约33米。塔身一层较高,从第二层开始塔身变矮,并逐层收减高宽,至第10层每边长为5.1米。塔体结构为砖砌单壁中空,内置木楼板楼梯,可供游人登至顶部。每层四面均辟券门,并叠涩出檐,下砌两道菱角牙子,为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二层以上每面均隐刻仿木构建筑立柱3间,柱间作阑额、槏柱、直棂窗,柱头与补间均置栌斗承枋,枋上刻出木构的细部特征。塔身四面刻有字迹雅秀、笔力遒劲的楷书《金刚经》,塔身周围还保存有雕刻精巧的鞍形十二尊半裸古佛。塔基层四面有门,南面砖券门洞上方还嵌有清乾隆年间添置的砖刻“涅檗盛事”四字横额。
善导塔外观造型简洁古朴,端庄稳重,收分明显,曲线流畅。特别是塔身仿木构雕刻十分精细,形象逼真。此塔在唐代不仅用于佛事,而且还用作观星测雾,量日定时,兼具一定的科学实用价值。
因塔内有木梯可登顶远眺,本来兴致勃勃地意欲登临,无奈塔门已经封闭,不对外开放。只得内心叹息一番,出了寺庙回程。
提到北京,很多人脑海里会想起故宫紫禁城;说起上海,大家都会想起外滩;再讲起武汉、成都,估计都会脱口而出黄鹤楼、武侯祠;而提起西安的地标,那一定就是钟楼了!
对的,西安市中心这座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的钟楼作为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绝对是“永恒之城”西安的象征!
此钟楼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明万历十年(1582年),钟楼被整体迁移到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今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至今钟楼二楼西墙上,还嵌有一方《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整体迁移的过程。
西安钟楼为砖木结构,自地面至楼顶总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钟楼构造技术即应用了唐宋建筑法则,又有明代建筑技术的革新,整体呈典型明代重檐三滴水建筑风格。钟楼的方形台基由青砖、白灰砌成,高8.6米、边长35.5米。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由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和迭起的飞檐等组成,下层为一重屋檐,上层有两重屋檐,高27米,深、广各三间。高大的钟楼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由台阶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进入一层大厅。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二层四面有木格窗门与外廊相通。每一层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金顶原来是铜皮包裹,木质内心,解放后换成了真金锤成的金铂薄顶。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顶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四周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钟楼每一层楼都装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特别是使用了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使得这栋建筑显得气派威严,有如故宫博物院里的三大殿。如今楼内展示的一些古代礼乐器和古董家具虽然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可以登顶站在钟楼上看见不远处的鼓楼,也可以瞭望西安市中心的街道景色,算得上老城闹市中一处视野开阔的观景平台。
钟楼不仅有雄伟的外观,更是古城来往交通的枢纽。其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一直是古城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可以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已经无法适应日渐增强的交通流量,如今这四面券洞被全部封闭,代之以环楼体周围的公路转盘,从而以钟楼为中心辐射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西、南、北四门相接,地下则开辟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说到了钟楼,最后还得说说钟楼悬挂的铜钟。钟楼一开始悬挂的并不是这口大钟,而是那口在碑林二门东亭内看到的铸于唐代的 “景云钟”大钟。而原先的明代铁钟也已经收藏于小雁塔所在的西安博物院。现在的铜钟是1996年仿制的唐代景云钟。当然,这钟声经过调试,完全不输于千年前的唐代铜钟,多少令人感到欣慰。
如今的钟楼像一位睿智慈祥的老人,它端坐于古城繁华大街的中心,默默注视着身旁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迎来送往、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使每一位来到西安的游客心存向往。游览了这座标志性建筑,就等于近距离触摸了古城的象征,如我一样的游客,自然是欣喜万分的。
钟楼对面大约200米的地方,也就是北院门大街上,一座建在高大长方形台基之上的梁架式木结构楼阁建筑就是西安鼓楼。
这座总高约36米的鼓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西安鼓楼是中国现存明代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长陵棱恩殿的一座大体量古代建筑,其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高约8米的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基座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均6米的拱卷门洞,供人车出入,其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门,是中国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堪称古都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
鼓楼建筑形式为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长方形的楼阁分上下两层,重檐三层。第一层楼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为重檐歇山式顶,上覆灰瓦,绿色琉璃瓦剪边。上下两层正面(南向)各为7间,进深均为3间,四周回廊深度各为一间。按楹柱距离计算,正面为九间,侧面为七间,即古代建筑中俗称的“七间九”。鼓楼的屋面覆盖剪边灰瓦,“歇山顶”式屋顶形式与等同,但比其还高出一米。鼓楼的构造技术在应用了唐、宋建筑法则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创新。全楼结构无一铁钉,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装饰上更使用了和玺彩绘和旋子彩绘,并绘有沥粉金龙,成为古建筑彩绘的精品之作。
鼓楼第三檐南北原各悬明代 “文武盛地”、“声闻于天” 匾额一块, 2匾在中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是 2005年重新制作的。如今鼓楼的登楼踏步已由原来的西北侧改为正东侧。进入鼓楼,可以看到楼内高1.8米、直径2.83米的打鼓,这面打鼓并非原物,而是1996年重制的。鼓楼内的陈列馆还收藏有齐白石等人的字画。楼内有楼梯可登临凭栏眺望全城景色。但是因为想去看秦腔表演,加上刚才已经登临了钟楼远眺,便果断放弃了登楼念想,直奔西一路案板街上的易俗社大剧院。据说那里的灯光音响设备都很好,可以听原汁原味的秦腔演出。然而到了地方才知道,看剧院秦腔必须是每周五、周六晚上7点45!一位市民告诉我,不是老陕并且不是五十岁以上人士,建议不要到剧院这样的场地看秦腔。外地人想体验秦腔,最好先到环城公园看看。南门旁边总有一些大爷大妈在那里吼秦腔,可以试着听听。即过了戏瘾,又感受了西安老百姓的生活,一举二得。
环城公园是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环绕护城河建成的大型市民公园。这边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南门,就是昨天的永宁门,正好晚上的大唐迎宾演出也在这里,可以不慌不忙地“熏陶”一下了。
这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大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作为陕西的“特产”,秦腔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摇滚”。秦腔不是唱出来的,是吼出来的。它起源于唐朝,唐代的“梨园”指的就是秦腔戏曲演员。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因为秦腔流入河南自为豫剧;流入河北转成梆子;进山西则演化为晋剧。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史载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但是对于秦腔,观众的感受不一: “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这是贾平凹先生对秦腔的描述,所以也更加吊足了我看秦腔的胃口。
既然秦腔在陕西如此普及,这省城的百姓当然是乐此不疲。老城墙下的环城公园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许多秦腔爱好者自发地聚在一起组成了自娱自乐的“自乐班”。这里有专业秦腔演员;有普通的爱好者;其成员身份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都有;成员年龄包括老中青三代甚至还有儿童秦腔爱好者;“自乐班”成员往往一个拉板胡,一个人唱;或者一个拉胡琴,几个人唱;最常见的是一个小乐队伴奏,一个或者几个人唱一段秦腔经典剧目的折子戏。“自乐班”都是免费表演,就是图个快乐,满足自身对秦腔的爱好。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里有家园……”南门口公园的一个角落果然传来秦腔经典名剧《三滴血》里耳熟能详的选段。
然而这里的“阵势”好像有点“单薄”。没有那种“全民演唱”的红火场面。我“弱弱”地向身边的一位老年市民询问公园的秦腔状况。这位市民告诉我,要想图个热闹,环城公园和平门---建国门这一段“自乐班”是最多的,因为那里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比较近,所以那边的秦腔爱好者最为集中。时不时还会有专业演员前去指导。
如此一路寻去。从和平门一直走到南城墙最东的建国门这400多米的公园段,果然看见了更多的唱戏人群-----这里的“自乐班”简直可以用“成群结队”来形容。几拨人群这边唱的是倡导婚姻自由的《夺锦楼》;那边告诫武人读书的《镇台念书》;还有《下河东》、《双锦衣·数罗汉》、《三滴血》…每个“自乐班”那里都聚集了众多的看戏人群:有扛着扫把的环卫工人、刚交的保安、戴眼镜的知识分子,穿着时尚的小青年…很多老年人都是拿着小凳坐在前排细细地聆听,几个小孩居然也认认真真地挤在人群前面观看!
我先是带着“游览”的心态凑到每一拨“剧团”前听了一番。乍一听,觉得吵杂,听了几句甚至有些心生厌倦,这些“红牙铁板,高唱江东”的“吼叫”唱腔有些“声嘶力竭”的韵味,宛如 “挣破头”。但是听着听着,又觉得这“挣破头”的唱腔是演员发自内心的共鸣,是骨子里迸发出来的“声情并茂”。特别是建国门这边的《下河东》赵匡胤唱的“三十六哭”:王好比轩辕黄帝哭苍圣,又好比尧舜哭众生。夏禹王哭父死非命,夏桀王又哭关龙逢……从先秦哭到北宋,正义凛然的哭声简直令天地为之动容。这位演赵匡胤的粗犷豪放的北方汉子一旦悲切起来居然无法收拾,带着古老而又悲愤的情感演绎,有一种“声动如金戈铁马,怒吼似百万雄兵”的气势。于是心里渐渐接纳了这种“乱弹”。到后来这《下河东》幕落,我心里居然升起了些许不舍和难过。及至于回到家乡的某一天,突然又想起了那天在环城公园的演出,又情不自禁地打开百度,认真观看了《下河东》,听着赵匡胤的慷慨激昂的哭声,再一次为之共鸣,慨叹。这,也许就是秦腔的魅力所在吧。
晚上的回民街同全国各地大多数美食街一样,街上悬挂着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卖糕饼、干果、蜜饯、酸梅汤、金线油塔、黄桂柿子饼、凉皮、米皮、擀面皮、韭饼、镜糕、甑糕、芝麻烧饼、葱油饼西安艺术学校、岐山面…叫卖声混杂着天南海北的口音,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临时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这些饭馆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摆满了桌椅。贾三灌汤包子、羊肉泡馍、肉夹馍、羊肉水饺、羊肉臊子饸、蛋花醪糟、水盆羊肉…看得人眼花缭乱。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吃边逛,我仿佛来到了一个个个都是“好吃嘴”的烟火世界。
寻到了贾三包子,要了一笼灌汤包,虽然“皮薄如纸,馅嫩含汤“。但是用羊骨头汤和羊肉打的肉馅有些“淡”,也没有“调料香浓”的特点,重点是分量太少!哪怕合着一碗小米粥吃完,也没有饱腹的感觉。于是出门又买了2个黄桂柿子饼边走边吃离开了回民街,往南门去了。
抹着油乎乎的嘴巴经过钟楼鼓楼时,这2座相对而望的恢弘古建筑在华丽景观灯的照耀下交相辉映,使整座城市古意盎然,为这座“永恒之城”增添了令人心动的华丽妆容。信步往南门护城河公园这边走来,只见夜幕下永宁门城墙箭楼上的装饰美化灯和公园里的路灯相继点亮,南门广场闪烁出绚丽的色彩,大街上经过的以城墙元素为基础装饰的双层巴士,令人不由得感受到这座“永恒之城”古色古香的韵味。青砖灰瓦的城墙被五彩的霓虹灯点亮,迤逦的光影轮廓同护城河之间形成了一道古意盎然的迷幻、温暖空间。从南门往东走到建国门直至城墙的东南角,一路都是红色的灯光的海洋。
经过扫码测温走进公园!发现这里甚至比白天更为热闹!公共体育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上早已人满为患。小路两边的绿植迎面朴来,纵深而绵长。眼前光影绚烂的古城墙犹如长龙一般延伸往夜幕的尽头,意境优雅而深情。就在这流光溢彩的公园深处,突然又传来了阵阵高亢的秦腔,宛如西北高原上划破黄土高坡的《信天游》,震撼而又悲壮。这激昂的唱腔和着阑珊的夜色和绮丽的霓虹,将喧嚣的市井隐去,也将古城的秋夜渲染得动人而又悠远。
又走了一会儿到西南角城墙根,旁边广场舞大妈们的音响非常“奥利给”,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也绝不为过。旁边一位市民说,这些大妈的音响效果往往能把城墙东南角周五、六的20点整和20点30分拿五分钟时长的 “光影”灯光秀的背景音乐完全盖住!投诉了几年,就是没有办法!
市民的抱怨几乎浇灭了我对这绵延13.74公里城墙的浪漫想象: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二面性的,你的蜂蜜,彼之砒霜。
走到南门文化礼仪广场正好是7点45分,离《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开演还有15分钟,入场正是时候。
这《大唐迎宾盛礼》的演出原先仅仅是一个迎宾仪式,80元/张,每晚20:00-20:20,总共20分钟,演出为行进式观演,不提供座位;2020年开始,演出升级为“加长版”,添加了瓮城内的实景演出,依托“永恒之城”、“富丽都城”、“风骨精神”、“天下长安”四大篇章,由天下第一国礼《大唐迎宾仪式》、舞蹈《筑》《春江花月夜》《少年行》《天下朋友》《琵琶行》构成,每周二至周日20:00开始; 2022疫情期间又开始限制为每周六、周日2晚或每周五、周六晚上20:30—21:40开演演出,所以来西安看演出,具体时间都是无法预料的。
八点钟开始,庄严雄伟的永宁门前古乐声声,城上、城下一片绚丽夺目。光影交错中,伴随着恢宏大气的音乐,第一部分的“大唐迎宾仪式”缓缓拉开帷幕。我们从广场进入迎宾大帐,盛唐装扮的挑灯仕女徐徐走出。鸿胪寺卿手持通关阔步向前,威风凛凛的金甲武士鱼贯而出…印象最深的就是潇洒飘逸的《秦王破阵》歌舞表演,有点北京2008奥运开幕式的“原音重现”。我们随后在“鸿胪寺官员”、“侍女”、“引者”等带领下通过斑驳沧桑的甬道来到庆典广场。
第二部分瓮城内的演出非常唯美。在高科技声光电的舞台效果中,演员们首先展现了共筑长安城的劳动场景;接着出现了春江潮涌、花好月圆的诗意梦境,开元盛世的画卷徐徐展开------霓裳羽衣随风舞,绫罗绸带似彩霞;宫装丽人歌舞升平;唐代头戴蓑笠、仗剑而舞的少年豪侠“一蓑烟雨任平生”------以其白衣青锋演绎豪气万丈,玉树临风的潇洒,正是 “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公孙大娘的剑器舞技惊四座,“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舞台上接着传来阵阵悦耳的驼铃,撒马尔罕的粟特人、君士坦丁堡的罗马人、巴格达的阿拉伯人云集长安;西市卖酒的胡姬嫣然一笑;异域风情的胡旋舞令人耳目一新。演出的最后出现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错错如私语”的琵琶女,她们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舞,显出《十面埋伏》的肃杀或是金甲武士的铿锵,又或者是琵琶美人动人心魄的一颦一笑……
欣赏完古城墙内的歌舞从城门洞路过的时候,发现一群喜欢音乐的人们正聚集一堂欢唱,这些西安本土歌手用嘶哑的嗓音唱着自编的豪迈歌曲,那犹如秦腔的高亢旋律引来渐渐聚拢的观者热烈的掌声……
在这灯火阑珊的秋夜,灯光给了这座“永恒之城”以新的生命:巍峨的西安城墙在光影的渲染下在时空交错中穿越,任时光荏苒,依然古朴沉静,不骄不躁。仿佛是受到城市中那些千年塔寺悠远安宁氛围的影响,这古意盎然的城市一任风刀霜剑、起落浮沉,独自默默地闪耀着千年的余晖。
此刻莫名想起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虽然“捣衣”早已被隆隆的洗衣机替代,月亮依然如唐诗里描绘的那般明亮,亘古未变。长安远去,西安犹存。
- 标签:本站
- 编辑:秀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