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地域文化元素有哪些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

地域文化元素有哪些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梁纪委/摄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梁纪委/摄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梁纪委/摄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地域文化元素有哪些。梁纪委/摄金甲武士向游客发出盛情邀请“城墙味道”冰淇淋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梁纪委/摄作家、文化学者梁纪委登上西安城墙站立许久,思绪万千。触摸一座城,共恋一个梦,同爱一个家。大唐遗梦。(西安城墙供图)大唐迎宾盛礼。(西安城墙供图)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 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 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 长乐门 (东门), 永宁门 (南门), 安定门 (西门), 安远门 (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 洪武三年(1370年), 洪武 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 隋 、 唐 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 朱元璋 将次子 朱樉 册封为秦王地域文化元素有哪些,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居于汉长安城。但当时的汉长安城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大兴宫的修建拉开了大兴城修建的序幕,在 宇文恺 的主持下,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 开皇三年(583年)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隋帝国迁至新京,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即“ 大兴城 ”,宫城命名为“ 大兴宫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墙垣高大,宫殿富丽堂皇,四周川湖泉水环绕,驻有军队,宜于游猎为乐。

  早在明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 徽州 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明 洪武 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元守将遁逃,徐达占领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路为 西安府 ,这就是西安得名的开始。 全国统一后,朱元璋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城墙开始正式筑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

  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非常重视西安的地位,御史 胡子祺 曾上书请求迁都 西安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元璋派皇太子 朱标 巡视西安 [20] ,并封次子 朱樉 为秦王,就藩西安。

  当时,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中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至今在关中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西安明城墙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 濮英 主持,在唐皇城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起来。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

  历经了朝代更迭饱受战火蹂躏,古长安城的城门几经损毁和修复。明末 李自成 起义军由长乐门(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 长乐门 ”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部下一听此言点火烧毁了长乐门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

  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兵龟缩城内抵抗新军的进攻,当时 安远门 (北门)的城楼是清朝的弹药库,驻守清兵负隅顽抗,新军集中火力轰击弹药库致使清兵受到致命打击全线年的满清政府被推翻了。遗憾的是雄伟壮美的安远门城楼也在战火中被毁。

  发生在十五年(1926年)的著名的“ 二虎守长安 ”是一次攻守战斗激烈、持续八个月之久的艰苦战役。这次战事充分显示了西安城墙“深沟高垒”的防守优势。十五年(1926年)春,北洋军阀 吴佩孚 的走狗河南军阀 刘镇华 率所部“镇嵩军”12万人马由河南入陕,围攻由陕西国民军队控制的西安城。城内督办 李虎臣 和二师师长 杨虎城 的部队总数不足3万人,全城40万人被围困长达八个月之久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因地形关系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东关战场从战争开始一直到胜利,始终是镇嵩军进攻的重点,镇嵩军在城外设置炮兵群,炮轰东关陕军阵地,并在城外掘地道多处,企图轰炸城墙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杨虎城部的一个营奉命担任东关防务,在城下挖掘堑壕,专门防御镇嵩军的地道偷袭,镇嵩军几次挖掘地道,都被陕军发觉 。为了瓦解守军,刘镇华用棺材装火药轰塌了部分城墙。

  “二虎”一方面动员全体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墙为屏障顽强抵抗,一方面向 广州国民政府 求援。城外的“镇嵩军”也加紧了攻势,穷凶极恶的“镇嵩军”因与城内的守军相持不下便想困死城内的军民,放火烧了城外已经成熟的40万亩麦田,冲天火光延续了五六日,城内军民饿死的就有两万余人。“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守城战坚持得非常艰苦。直到10月受 广州国民政府 编制的 冯玉祥 部队奉命援陕,星夜兼程出奇制胜连打四仗使刘军全线溃退,狼狈逃出 潼关 ,西安之围遂解。在这次战斗中炸毁了永宁门(南门)箭楼。

  城墙包括护城河、 吊桥 、闸楼、 箭楼 、正楼、 角楼 、 敌楼 、女儿墙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 垛口 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侧矮墙称为 女墙 ,无垛口,以防兵士往来行走时跌下。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西安古城墙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西安城墙是一本无字的史书。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隋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 国际化大都市 ,城墙圈定的都城比当时罗马城大7倍,比一千多年后成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直到唐朝末年,随着李氏王朝的衰落,长安城才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

  时期,拆除西安城墙的呼声甚嚣尘上。文物工作者当面向当时的西安市领导陈情未果后,越级申请国务院干预。1959年9月29日,西安市收到了《国务院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12月28日,西安市市长 刘庚 签署了一份文件,“自即日起严禁拆取城砖、挖取城土以及其他破坏城墙的行为”。这份文件,挽救了命悬一线的城墙,西安城墙大难不死,逃过一劫。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终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安城墙历经 二虎守长安 时的惨烈搏杀, 抗日战争 时期日寇飞机的轰炸, 时期城墙满目疮痍的惨景,上个世纪80年代市民义务劳动整修城墙的场面,以及如今的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全国汉服婚礼,号称“ 天下第一礼 ”的《 醉长安——大唐迎宾盛礼 》……这些城市记忆同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墙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成为富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财富。(文字整理/摄影:梁纪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