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西安文案经典语录西安地域文化特征

  关于英国,可谈可感者多矣,而我以一个浏览者粗浅的游历与阅读,最直观的震撼,自然是英伦的自然:他们的乡野、田园,他们的绿化、园艺,他们的农业、农村

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西安文案经典语录西安地域文化特征

  关于英国,可谈可感者多矣,而我以一个浏览者粗浅的游历与阅读,最直观的震撼,自然是英伦的自然:他们的乡野、田园,他们的绿化、园艺,他们的农业、农村。

  英国城乡处处的自然生态,是历来访问者都会感到震撼的西安地域文化特征。清光绪二年中国首次派遣外交使节出驻西方国家,驻英副使刘锡鸿的《英轺私记》就言及:“英人最喜种树……伦敦繁闹处所,二三里即有园林,屋后门前稍得隙地半弓,莫不植以美荫”;至于乡野各地,“往往一望弥漫,无非绿障,笼天绮雾,扑地凉痕,村居隐约其间,洵画景也。”令他也“不觉复动买山之想”了。

  同在19世纪,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英伦见闻录》之《英国的乡村生活》,开头就说:“外国人想要准确地了解英国人的性格,绝不能将观察范围局限在大都市。他必须深入乡野,旅居于农庄村落,探访古老城堡、郊区别墅、农场小屋以及村舍。他应该去公园和花圃漫步,沿着树篱和林荫小道溜达……”(黎曦译)比起刘锡鸿的粗略描述,他把村落和花园两者所代表的英国自然,上升到英国人的性格亦即国家文化的构成。该文接下来具体介绍,英国人天生对乡村的深厚情感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对农田劳作和花草种植的热爱、对园林景观的品位;还谈到“贯穿英国文学的乡村情结”,以及弥漫在英国风景中的道德情感,是美好秩序、安宁传统的世代传承。

  诚如他们记述的,英国的自然生态既体现在乡村,也体现在城市的绿化、园艺。对此,陈义海《吹拂英伦的海风》有很到位的概括,该书开篇便写到:“英国人恐怕是世界上最热爱自然的民族。”而“领略英国的自然,要连同英国的花园一起欣赏。英国人对花园的重视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在他们看来,没有花园的房子简直不叫房子”。

  这种深入城市的自然生态,是有着悠久传统和理论指导的。16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对理想国的描绘就有:“乌托邦人酷爱自己的花园……花园是对全城人民最富于实惠及娱乐性的事物。这个城的建立者所最爱护的似乎也是花园。”(戴馏龄译)这部想象性的名著,是因作者不满于英国现状,要虚构一个未来的完美社会,但其中仍不脱英式园林之爱,将这种英伦风度投射到其中。

  到近代,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则写下实操性的专著《明日的田园城市》,鼓呼城市与田园乡村的融合,并以此进行社会改革。该书直接影响了英国乃至全球的城市规划,译者金经元的序言,还比照中国当下现状作了让人触动的评点。

  英国人在城市中“对自己身边自然的经营”,不必去细数我在海德公园等处领略的伦敦堪称全球之最的众多公园、绿地(19世纪布兰查德·杰罗尔德著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赵文伟译的《伦敦:一次朝圣》,就专门写了一章“绿叶下的伦敦”,自豪地说他们的首都绿化“为外国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惊喜和欢乐”),只举一个似乎没见他人留意的小例子:在伦敦路过一处地区,导游指着车窗外的一片房子说,那是政府建给穷人住的公屋或曰廉租房。我看了一下,果然楼房较为朴素普通,而且占地面积很小;但是,那么狭窄的房子门前,居然都有花园,虽然不大,但本质上与其他城乡居民住宅的前后花园没有两样,并不会因为生活差、住地小就舍弃花园扩大房子。这一极端的事实,足证“在英国凡是有房子的地方就有花园”西安文案经典语录,也足证英国人的热爱自然深入骨髓。

  当然,在我看来,城市园林绿化只是英国农村文明的延伸,是英国人身入城市而心系乡野的传统心理遗绪;英国自然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始终在于乡村、田野,这也是我的关注重点。

  之所以关注,是因旅英之前,在一个正式场合亲聆了一番宏论,曰:“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消灭农村,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消灭农民!”意思是要全面城市化,通过土地转让的收益让农民全部变为市民。石破天惊之余,恕我愚钝保守,接受不来。但对方举了英国圈地运动、工业作为支撑理据,虽然自己也读了点相关书籍,不至于受此忽悠,然而实地到英国走走看看,也正好亲身验证一下。

  我的旅行时间不长,却也从苏格兰到英格兰、从北到南纵贯了英国。所看到的是:沿途绵延无尽的都是原野,或为农田,或为牧地,一路下来,永无止息的大部分地方是绿,小部分是黄——绿的,以放牧的草场为主(布满星星点点的牛羊),间以森林;黄的,则是秋季成熟收割的麦地。特别是草场,那么平顺、辽阔、壮丽、养眼,天天车窗外都是这般动人的景色,简直审美疲劳,美得让人绝望。英国的草地,得益于多雨的气候,也得益于精心的爱护,是四季常绿的。于是从空间上到时间上,英国永远都绿草油油,花卉、粮食、果蔬、林木处处繁茂。——这个时间还不仅指一年四季,而是自古以来的历史传统,英国人又特别注重维系传统、特别嗜好自然风物,遂成一永恒的田园风光。

  原野之外,前往一些乡村,领略古朴、秀丽、悠闲、安宁的乡居景致,那更是天下闻名的英国特色风情了。时储安平那部非常精彩、能启人对照之思的《英国采风录》,有一专章《乡村生活》,引用了英国首相包尔温大段深情的描述,其中有一句名言:“英国即乡村,乡村即英国。”储安平自己则谈到,英式乡村能同时兼得“自然”与“物质”,那种“极可爱”的乡村生活,以及构成英国自然生态的其他元素(如英国公园与中国公园设计思路相反、追求自然美等),剖析了背后深层次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

  我也去了工业的发祥地曼彻斯特和兰开夏,感受到传统工业的衰落、转型。如此,当初英国以工业开风气之先、领跑全球,然而工业式微之后,昔年所谓被取代的农业却仍然在、乡村仍然那么美好,仿佛历史的最后判决。联系英国文艺作品向来对农村、对自然的倾力描写,可颠覆我们从刻板教科书得来的“工业”印象,原来乡村才是英国面貌的特色西安文案经典语录、英国生活的核心、英国精神的重点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英国风格的体现,乃至英国人的灵魂所在。

  反观吾邦,也是传统农业大国,但正如陈义海《吹拂英伦的海风》指出的:“英国用它纯正的自然证明,它更像个农业国家”,反例则是中国。确实,多年来我在南北东西看过不少地方的农村农业,与英国相比就不是一回事,要么太杂乱落后(包括农村、农田的形态,也包括农业技术、品种的令人扼腕),要么太人为出新(所谓“穿衣戴帽”或旅游开发),而不像英国的自然气息,给人的感觉,那里的农田才更像农田、乡村才更像乡村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

  也就是说,英国的农业、农村不仅没有“消灭”,反而保留了更多更美的乡村,乃至成为其国家标签、文化标志。但其实,英国农业的先天条件并不算好:地方不大,人口稠密,土地质量又较差;而且其农业产值总量要比中国少。那何以会有前述的反差呢?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素养与机制两方面,需内求本心,有人文的滋养;外善社会,有切实的保障。

  丁士军等编著的《英国农业》就从专业角度提供了解读:2010年,英国农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但其农业高度发达,依然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全世界领先,而且特点之一是农业生产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兴盛。在谈到英国农业的贡献时,其中特别有一条是“农业传承农村文化”:其农业保持了英国农村的文化历史,其农村保持了本土固有的乡村特征,甚至保持了几百年前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方式。该书提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是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并不丝毫降低、反而凸显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因为是以极低的占比产值承载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类似的情形——农业经济占比不高,但农村更优美更像话——在我国地区、日本等地也曾深有感触,是该让那些同样背景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脸红的。顺便说一句,英人统治过的香港,也留下了纯正的农村,和超出一般人想象的大量自然生态,那里的城市开发只占全区域四分之一面积,故而刘克襄写了一本介绍香港郊野的书,就叫《四分之三的香港》。

  再说所谓的圈地运动“消灭农民”。首先,英国14至18世纪的圈地运动(以及18至19世纪的工业),令大批失地农民入城成为地位低下的产业工人,造成严重社会问题,本是英国一段沉重的痛史,是我们在劳动力转移中应吸取的教训而非像“消灭论”那样作为经验支撑的。其次,英国圈地运动只是令土地集中到大地主手上,但他们继续用于发展农牧业,并非将土地出卖作工商业乃至房地产建设,没有消灭农业,也依然使用大批农民。而且,农村在农业资本家进入后,带来新的观念(例如轮耕)和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土地得到更具规模、更有成效的农牧业利用。

  英国史家阿萨·勃里格斯的《英国社会史》,正文第一章第一段讲的是“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古老是一种资产”。接着第二段则介绍:“英国乡间景观千姿百态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这个开头,突出了英国文明的两大要素:古旧,乡村。书中记述,即使在13世纪的落后时代,英国村庄住宅粗糙简陋,但仍然“还有些花园和果树”。这就是他们热爱自然、园艺的传统资产。讲到18世纪的工业发展、特别是圈地运动,作者指出其残酷、黑暗的同时则认为:“工业的增长丝毫不意味着农业的凋敝”,“持续不断的圈地运动是农业‘改良’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用数据证明,在此期间农业也繁荣起来,大量耕地和农作物增加。

  当然,阿萨·勃里格斯也谈到工业、圈地运动带来的负面后果,包括“改变乡村环境的面貌”,很多林地等自然景观消失了。此外,农村的现代化,也毁掉了一些村风民俗、道德情操方面的优良传统,让哈代等英国乡土作家一唱三叹地书写其田园挽歌。

  然而,无论经历了怎样内在的发展和外来的冲击,英国农村始终保留着其国人心灵休憩、外人旅游热点的净土。曾旅英多年的董桥在《闲谈贝茨》写到:“在一般人的眼里,英国是一个很工业化的国家。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很多乡村,很多田园,都糟蹋了,像春梦。其实,只要坐上长途火车,苍翠的郊野,疏落的农舍,就会映入眼界……”

  英国这种融于民族血液中的乡村文化,产生了大量自然文学作品,比如吉尔伯特·怀特的《塞耳彭自然史》。这部生态运动的圣经,是18世纪英格兰一个小村落的自然观察记录,作者刚入中年就退休回乡,优游于鸟兽虫鱼草木等农村风物西安地域文化特征,全书由他写给两个博物学家的信件组成,内容细致扎实,有一份家常、亲切的文学情味,深受李广田、周作人、叶灵凤等名家推崇,艾仑等人的整理、注释和缪哲的精妙翻译,更是锦上添花。

  书中有很多充满乡土气息的记述,如作者在家乡引进和推动农民种植土豆的成功实践;又如前一封信才说植物学应该切合实用,后一封信却列出所居周边二十多种对种田人无甚价值的草木简介,见出既有切实的用世之心,又有纯观赏的非实用闲情,我喜爱这样的“矛盾”。作者生在缓慢、平和、守旧的英国(此书初版时,海峡对面的法国正发生大),以其“不求闻达”的心性,退隐乡间“享受一个有学养的博物家的恬静生活”,通过潜心自然来自我,绘出这些“闲寂的乡村生活的从容画卷”,也反映了典型的英式乡村绅士文化。

  另一部我更钟爱的英国随笔名著,上世纪初吉辛的《四季随笔》,则是想象中的乡村生活了:作者穷愁潦倒,只能伪托主人公获得遗产后当即搬到农村,过上安闲的乡间书斋生活(等于替他实现一个美梦),留下一册在大自然中散步、读书、看花、思考的札记。——乡居,就是所有英国人的梦想。

  这部长久以来一直在我身边流转的四季书,今年我又新添置了中英两个旧版,多年之后,再一次循着季节时令“读一年”,在四季风景中,依次对应作者笔下的四季,追随他观察自然风光、漫步认识草木、倾听其内心闲谈、共鸣其人生感悟与人世见识。

  当中关于自然生活,有很好的状写。“夏”之篇,他谈到英国人“渴望过露天生活”;谈莎士比亚在家乡时“天天在田野里走着,这些田野从孩提时起就培养了他对英国农村的热爱西安文案经典语录。”他自己“临死前头脑中最后想的将是那照耀着英国草地的阳光。”他说,在众声喧嚣中,“还可以找到少数默不作声的人,他们在清静的草地上散步,弯腰欣赏花朵,抬头观看日落,唯独这些人值得思念。”(郑翼棠译本)在“秋”之篇也点出:“英国诗的特别精神是对于自然的爱,尤其是在英国乡村风景中所见到的自然。”但同时,他也以冷静的理性,对农业文明的泛滥赞颂保持了警惕,用了“虚谎”、“愚蠢”这样的词,批评人们不顾农业生产的辛劳一面而抒发廉价诗意,以及奢望让过去的农业时代及其社会美德得以复活。(李霁野译本)

  讲到这个话题,有必要介绍一本奇书:当代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的论著《乡村与城市》(韩子满等译),就一反赞颂农业文明、怀恋农业时代这个英伦传统,以带点毒舌的辛辣,对英式乡村文明作了极致的祛魅。

  因为英国人观念中乡村生活的重要性(英语country既指国家也指乡下,隐含了英国人视两者为一体),乡村文学在英国文学中占了主导性,本书主要内容便是汇集梳理历来英国文学作品中有关乡村(与城市)的描写。比起下面要谈到的作者理念观点,这些资料更具文献价值,从大量引文和评点中,可纵览英国的田园文学。比如关于《塞耳彭自然史》,作者盛赞怀特在乡村写作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记录客观的自然风物,呈现“一个没有中介的自然。”

  但以引用的文学经典为基础,作者分析了历史的真实,批驳英国人根深蒂固的乡村主流观点,认为英国特色的田园主义传统是创造出来的想象、甚至是的谎言,不存在一个没有苦难、秩序安然的美好往昔;或者说,这种脱离现实的农业文明时光只存在文学中,而且是文学精心歪曲制造出来的西方设计元素有哪些,是“选择性的文化改编”。

  他指出传统农业社会制度之残酷,因为其本质也是资本主义。传统农业并不纯自然,很多都包含人工成分。他揭破田园文学、“黄金时代”的虚无,反对“美化乡村”。他讽刺文人总爱抨今忆昔、哀叹理想化的农业经济被新时代毁灭,但真实的历史进程并非如此。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中也有社会的进步,包括摧毁旧时乡村生活的锅不能全由圈地运动来背……他把乡村放在大历史中考察,进而从整个社会体系去看待城市与乡村的两难选择,两者谁也拯救不了谁,所以最后,这位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呼吁的是彻底否定、资本主义。

  这番理论见仁见智,但作者重点提出的勿将过去的乡村英国理想化、美化,很符合我一向既沉迷又保持警醒的态度。他用不断滚动前移的自动扶梯作比喻,来形容留恋旧英格兰农村的人总是怀念上一个时代、伊于胡底,这不仅对于英国的乡愁,而且对于这种情绪本身,都是深刻的洞察和纠正。因而该书可谓一份清醒剂,让人们在热爱英国乡村的同时,对过分的缅怀和赞美有着反拨作用。

  然而,作者也承认:“农业生产的方法——农田、树林西安地域文化特征、成长的庄稼、牲畜——对观察者来说很有吸引力,而且在许多方面,在好的时令,对那些在其中劳作的人也很有吸引力。”

  正因这种吸引力,本是沉迷书斋、并有足够清醒理性的吉辛,一年到头一生到尾始终还是向往乡间。《四季随笔》中,“春”,他忆述自己曾忽然起了冲动,逃离都市,漫游农村,在山谷、农场、田舍之间,顺着花正盛开的苹果园,从一个小村走到另一个小村,让他感到“无话可以形容”的享受,“走进了新的生活”、“眼睛突然睁开了”的快乐。(李霁野译本)“冬”,他枯守于火炉边,想象自己在草地广阔、繁花盛放的山川中纵情游荡,将那些村舍、耕地、庄稼、牛羊写成长的幻想游记,来排解寂寥;他并向国外来客推荐“只有在英国可以看到”的优美古村落,那里可以让人产生“宁静与安全之感”,领会“英国的价值与力量”。(郑翼棠译本)——李霁野的译本前言,引了一位评论家休·沃克的评语:“这部书提供证明:这个城市居民(指吉辛)能够从乡村得到高度欢乐,或者是它最了不起的特点西安文案经典语录。”此语其实未能全面概括《四季随笔》的丰富内容,但也很到位,尤其切合我这回重读中对英国乡村话题的遥思关注。

  遥思之余,惟愿吾邦的乡村,也能恢复一些自然而然的、即遵循其自身规律的好面目,以此达致上引的英伦两个关键词吧:让在其中劳作的农人感受到切实的吸引力,让城市的过客得到更高度的欢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