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成都景观文化介绍西安号称什么之都

  1953年,在苏联的援建下,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开始

成都景观文化介绍西安号称什么之都

  1953年,在苏联的援建下,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开始。当时国际局势依旧紧张,整个一五计划都要为国防考虑,于是地处内陆的西北成为了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区域。

  为了国防布局和西部开发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将28家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先后西迁来到古城西安。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参与西迁的老前辈克服种种困难,留下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西部乃至全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其中最为知名的无疑是交通大学,其前身“南洋公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起源之一,由洋务派大臣盛怀宣于1896年在上海筹款建新式学堂而来,1911年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成立后,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1920年,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37年8月,交通大学划归教育部管辖,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交通大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

  从1956年起,交大师生在彭康校长的率领下开始迁校工作。那一刻,交大师生把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学校命运,个人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大都市,揣着梦想,揣着,揣着报国之志从上海来到西安,从东部沿海来到大西北。在当年的西迁乘车证上,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那是西迁师生的精神源泉。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如果不了解当年的交大“西迁精神”,那就无法解西安交大。当我们了解交大“西迁精神”,就会对交通大学心怀敬意。

  一所大学,需要历史沉淀和精神支撑,西安交通大学的精神支撑,就是“西迁精神”。当年西迁老教授们当年又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呢?让我们翻开西安交通大学的历史,同时也翻开西部第一学府的历史。

  经过三年建设,1959年7月交通大学在西安和上海两地独立建校,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号称什么之都,从此,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所交通大学遥遥相望成都景观文化介绍,熠熠生辉,都成为中国名校,都是声誉卓著的全国名校。

  但“西迁精神”,会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它是交通大学的精神支撑,因为那次西迁,西部第一高等学府的艰苦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直到现在。

  纪录片《我们的西迁故事》以西迁当事人的口述历史为时间线索,还原当年西迁的历史背景,讲述当年在西迁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并展现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中青年一代的科学人被老前辈西迁精神所感召,继承老一辈西迁人的科学事业继续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

  2018年夏天,三位西安年轻人,将这段历史创作为一部纪录片,纪录60年前发生在西安的一段辉煌历史。

  事实上,《我们的西迁故事》这部纪录片在拍摄任务执行初期,主创人员就遇到很多困难。近期,悦西安联系到这三位主创人员,深入交流后,了解到纪录视频背后的故事。

  “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历史资料的搜集问题,经历西迁的单位有几十家,上万人,部分亲历者也已去世,能否尽可能收集更多的历史资料,找到更多合适的采访者,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一位主创人员吴胤君则面临过不少突发的状况:“我们拍摄前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的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制定拍摄方案,在拍摄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遗漏的历史片段,我们采取遇到什么就补充什么的方法,尽可能多的拍摄历史资料”。

  “采访那些西迁经历者的时候,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经历轻描淡写,他们总说这没什么,应该的,只有和老人们身边的人谈起,才知道大部分西迁的老人一辈子再没回过家乡,说起家乡也曾落泪,也曾向往。”

  城市空间是影像的载体,作为影像工作者成都景观文化介绍,吴胤君一直在想,如何为西安这座城市留下点什么,有没有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所以在采访这些西迁老教授时,参与拍摄的每个人都很兴奋。

  拍完这个纪录片,时间依旧很难完全相信,这个故事曾经真实发生过。采访过程中,拍摄者要做到善于倾听和总结西安号称什么之都,在获得采访者信任的状态中,会不自觉的沉浸在采访本身的故事当中去,那种感觉很幸福。

  这些年轻人告诉悦君西安号称什么之都,作为纪录片工作者,他们有责任把西安的故事纪录下来,让大家记住这些历史。“西迁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在他们身上就是一生的承诺。

  吴胤君是一位来自江苏的南方人,家乡离上海很近,这些西迁的前辈的乡音让他格外感触,“我看到校园里的高耸的梧桐树,老教授告诉我们,这些梧桐树正是他们当年带来的,看到这些和老教师一起扎根西部的梧桐树,时过境迁,经历过西迁的老人也都步入了耄耋之年,他们培养出来的徒子徒孙成为了中国科研事业的主力。”

  这座城市早已沧海桑田,唯独这些依旧挺拔的梧桐树,似乎还在诉说着60年前建设大西北的雄心壮志,亲手栽下它们的先辈渐渐离我们远去,留下这些参天大树接替他们继续坚守在这片黄土地上,树林荫荫,也接替他们庇护着60年间来来往往的学子,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同一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时间和姬航宇,都是陕西老乡,他们立志毕业后回到西安,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发掘纪录西安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感人故事。

  定位与影响力: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大学。985西安号称什么之都,211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中国大盟C9联盟高校,中国三所开设少年班的高校之一。

  规模与师资:在校生42379人,其中研究生21383人。专任教师3109人,包括44名两院院士,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5人。

  学科与学位实力:3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8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科研实力: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高校2000至2019年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总数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学获奖总数排在全国高校第8位。

  迁校60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27万余名各类优势人才,其中40%在西部工作,西迁以来培养了42位两院院士,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