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难做转型不易,信托从业者“三伏天”难熬
原标题:平台难做转型不易,信托从业者“三伏天”难熬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章城(化名)约几个相熟的信托公司朋友聚了聚。主题只有一个,房地产信托收缩后,他们这些业务经理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房地产融资收紧,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是很大,我们的地产业务基本停了。” 章城在与第一财经记者交流时直言。
鉴于非标萎缩之势已成定局,陆续有金融机构停止非标业务,不再引入非标产品,重点转向标准化产品比如债券的研究和投资。
此外,第一财经也注意到,目前一些金融业务培训机构针对类似群体的相应需求,开设了类似于“非标投资如何开辟固收类标品投资”等课程。
非标“之死”
从一家基金子公司跳槽到信托公司后,章城便做起了房地产相关业务。在土地市场升温的情况下,信托便通过明股实债、小股大债、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手段为房企融资以赚取管理费用。
对于中小型开发商而言,其自有资金相对不那么充裕,因此借助于前端融资来获取土地储备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银保监会23号文对信托的几种产品进行了点名监管,阻断信托公司为房企提供拿地资金。整顿后,信托公司在总量和增量上都受到控制,规避“432”的融资模式被叫停。比如章城所在的公司,房地产业务便受到很大影响。
“当然不是所有都停掉,只是对余量有管控。比如大的中信还是可以做,像我们也是有额度的,只是额度不像之前那么充足,现在对项目会比较挑。”某中型信托业务负责人则称。
这个影响也直接体现在数据上。用益信托数据显示,净融资方面,7月份非标中房地产信托净融资额由正转负,由6月份的112亿元降至7月份的-100亿元。
“从用益信托的数据来看,不光地产出现下行,城投也在下行,很多理财都不投非标,期限确实没法满足,信托收益率没有降,但是产品数量降低很多。”北京某券商资管人士称。
以信托资金投向为例,19年一季度新增信托资金投向中,投向房地产的约占25.6%,投向基础产业的约占15.0%,二者合计约占总金额的41%。
“我们以前做的非标基本都停了,也不再引入新的产品。现在主要做债券以及债基等。”该北京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我们公司也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做,至于有些人说的平台业务现在来看风险也不小,而且越来越有下沉趋势。”章城也称。
类似这种“非标转标”的做法是目前不少机构的一个思路。
比如有金融业务培训机构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内容包括非标资管从0开始如何展开、非标资管机构如何开辟固收类标品投资及难点、如何做好“标与非标”的结合与灵活配置等。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提供条件创设“非标转标”通道。日前,票交所官网发布《关于申报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的公告》,提出创设“标准化票据”。据悉,票据属于信贷资产,票据以其信贷资产属性,属于非标资产;“标准化票据”并未触碰传统票据“信贷属性”和是否可分的问题,而是以其为基础资产创设天然可分的“受益凭证”,解决了标准化问题。
转型不易
但并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够无缝转换、尤其是对常年擅长非标业务的信托来说,从“非标转标”的难度并不小。
“标准化产品从行业产能的角度来看,比非标产品更加过剩。一方面,标准化产品是适合大规模的标准作业、批量作业,同样规模对人员需求比较少,标准化产品天然就不是人力密集型的行业;第二,标准化产品的利差更小,无疑信托做标准化产品的难度很大。”上海一位资管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
“标准化适合大众,非标更适合个性化的量身定做。比如前期尽调、现金流、抵押品处置、对项目运作进度把握,只是从形式上把非标变为标准化是有问题的,很多高风险的业务必须是非标。”该培训机构负责人进一步称,整个非标转标的难度比较大,客户层级没有突破,整个市场格局空间比原来更小。
章城坦言,目前确实存在转型困难,现在不仅是非标难,而且标准化市场其实也没有很多机会。“整个市场都不怎么招人,当然销售岗位好一些。”
“原来AA的上市公司可以发债或者做ABS,现在AA+的上市公司可能都比较难做,客户数量我个人感觉是不如2015年~2017年,从业人员的团队扩张却很快。”他说。
“对个人来说,关键是要从非标的思路转向标准化的思路,这是第一关。然后可以考虑往信评和宏观方面转,当然要求也不低。”北京一位公募债券基金经理则表示。
当然,对于章城等信托房地产非标从业人员来说,并非全部将门窗“关死”。
“债券投资里面也有地产债,信评和地产融资类似,只是关注的点更多。信评融资只关注兑付问题,债券要关注市场价格、上行下行、市场波动,中间收益率等,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另外也可以去做投资。”北京某公募基金信评负责人也表示。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