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魅力  旅游

【优秀毕业生】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青苗 | 吴绮芮

原标题:【优秀毕业生】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青苗 | 吴绮芮

和绮芮聊天的过程很舒服,你能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平静的力量。看上去温柔到有点害羞的她,内心却仿佛藏着一个小宇宙。提起自己的专业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目光炯炯,自信而坚定。她说经历了这么多,最想感谢每一个曾经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这个眼神明亮,质朴纯净的姑娘,正是我们期待中一位美好的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模样。

吴绮芮,1998年生于陕西商洛,现为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大四学生,曾参加《她艺术:卸妆时代》、《左西右东》第四届中美优秀艺术作品大展、《第二届无界国际艺术展纽约展》等;作品入编2018年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年鉴;多次获得设计大赛奖项;于2019年被聘为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大四学期初就收到几所知名小学和儿童教育机构的就业邀约,现被陕西师范大学嘉园小学提前聘为专职美术教师。

走出“舒适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选择人文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之前,绮芮和多数同学一样,对自己未来的设想是平凡地度过大学四年,然后顺利成为一名语文或英语教师。但在面临专业下设方向选择时,她却出乎意料地在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扎了根。“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和艺术有了如此亲密的关系,而大学里的这个机缘巧合,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绮芮所在的人文教育学院正致力儿童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的设立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儿童美术教育领域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培养真正理解儿童,懂得儿童教育的美术教师。这样的探索在国内尚无先例,人文教育学院视觉艺术团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该专业方向的第一届学生,她们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东西。没有先例,也意味着前途未卜。她既不是艺术生,也没有绘画功底,甚至没有接触过视觉艺术。入学之初她创作的过程充满了困难与痛苦,不是大脑空白、没有灵感,就是空有想象、难以表现。最终,只好按照高中美术老师教的简笔画填满了画面,结果被王文聃老师一票否决。

老师们的高标准、严要求令她倍感压力,对于这个专业的陌生和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让她心生恐惧,“当我发现我完全听不懂这个专业后,我萌生了退意,我有点害怕接受这个复杂的新专业。”但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使她最终留了下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她的视野被一点点打开,想法也随之改变。

“想象力和创造力远比绘画技巧来的更重要”

这里所学的课程完全颠覆了绮芮头脑中对于艺术教育的认知,也打破了她内心长久以来对于美术教育的偏见。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不太擅长画画,学习起来一定难度很大。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专业招进来的,居然都是和自己一样毫无美术功底的人。

身为青年艺术家的王老师告诉她们,“无需任何绘画的基础,只需要你对艺术教育感兴趣。学习视觉艺术,你的感受和思考才是最重要的,技巧只是帮助你更好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做好自己,你就足以熠熠生辉。”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她感到头脑中的束缚逐渐被解除,灵感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创作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也拥有这样的能力,创作的过程很美妙,我的作品经常给我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不久之后,她在王老师的鼓励下首次参展。结果她的作品《离思》成功入选第二届无界国际艺术展,并被送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和美国威廉派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展出,这是她始料未及的。她回忆说:“说起来还有点好笑,我不喜欢出远门,不爱旅行,我最远就去过北京,那还是为了看无界的展览,没想到我的作品竟然还去国外溜达了一圈。”

这份坚持,对她而言,该是值得庆幸的。她的作品不断地在各种大赛中脱颖而出,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参展成功的经历,让她更加坚信老师们所传授的理念,就像打了一针安定剂,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儿童视觉艺术教育的学习。

荣誉的背后,更多的是无法言说的艰辛。但是这份对于美好教育的信念,让一切的付出有了价值。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坚持”两个字已经铭刻在绮芮的心里,“当你打算放弃时,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

“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从大一到大三,绮芮和同学们整天都耗在教室里伴着画纸和颜料过日子。每到学期末都是她们最头疼的日子,大一的时候头疼不会做,大二以后就头疼做不完了。

大三的时候,她们接触了综合艺术实践课程,从平面绘画转化为立体装置,每次的作品都要想出来至少三个方案,并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过程。每次都费尽了力气,但汇报之后,被老师肯定和留下的总是过程繁琐的、难度最大的那个……她始终记得老师们的鼓励:“不怕遇到困难,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只要你愿意去迎接它,面对它。”

因为个性要强,即使再忙再累,为了学业她从不吝惜时间和努力,对作业也从不敷衍。“如果是简单的应付一下作业,我自己都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儿,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如果每一件事都只付出一半的努力,就代表着没有一件事做好,换个词来说就是一事无成。”

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推动着她迅速成长,一同上升的除了她的作品质量,还有她们小组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粉丝人数,一天她偶然发现有篇推文阅读量破了两万,喜出望外,她犹然记得自己当时心跳加速,“那个下午我什么也没做,就看着后台的数据傻乐,仔仔细细地看了所有的留言。”

绮芮说,小组合作的项目式学习让她受益良多,许多东西都是她和小伙伴们自己摸索,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学会的,比如撰稿排版、平面设计、公众号运营……“老师总是会把问题抛给我们,让我们通过翻墙自己学习,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老师好像什么都没有教给我们,但是我们就是学会了。”看似偶然的成功,不过是沉淀后的水到渠成。

“对待教育,要追求丧心病狂的完美主义。”

以绮芮为代表的整个儿童视觉艺术教育团队和她们身后的人文教育学院,对于完美似乎都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在这个儿童创新教育的实践基地里,“对待教育要保持洁癖,追求丧心病狂的完美主义“已经内化成为所有师生们的共识。在她们的眼里,儿童是灵性的生命,拥有比成人更强的情感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更高的天分。每个儿童的成长都是是基于这个生命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教育是阳光和水,可以滋养却不可以替代。

艺术教育最大在价值是帮助人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并借由美的历程丰富和完善自己。她们深知,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任何思维上的限制都可能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视觉艺术教育绝不是简单教给孩子画画的技能或让孩子模仿大人的作品,而是要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她们的审美力与感知力,帮助他们运用各种媒介和材料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为了更好地将视觉艺术落地儿童教育实践,专业特别开设了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绮芮和她的同学们在教师团队的带领下,利用周末和假期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教学,尝试将本科课题转化为儿童课题,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儿童视觉艺术教育实践探索。

与孩子的朝夕相处和亲密互动让她和同学们有机会深入了解真实的儿童,也激发她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儿童视觉艺术教育。“大一下学期,我就以助教的身份接触了儿童视觉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一开始我发现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才是一幅好的儿童作品,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和实践,我渐渐明白如何跟儿童交流,如何指导儿童完成艺术创作,如何欣赏儿童作品……”就这样,她们距离心目中理想的儿童视觉艺术教师越来越近。在大四实习阶段,她和她的同学们收获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甚至在实习尚未结束时就收到了许多优质企业的聘书,而绮芮也提前被陕西师范大学嘉园小学聘为美术教师。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欧亚学院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创新和有用的现代精神。绮芮说在人文教育学院,有许多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同理他人与认识自己……在这里,她和同学们不必被塑造成别人期待的模样,老师们会帮助她们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这里,她们可以松开捆绑已久的束缚,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自由生长。

曾经有人问她,如此忙碌的生活是否后悔选择这个专业。说实话,她也曾经身处崩溃的边缘,快被堆积如山的作业逼疯,需要杜绝一切社会活动,进行阶段性的闭关。但她并不后悔,因为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她说,“最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简单地卯着一股劲儿,想要好好学,但是渐渐地我就真正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我喜欢完成创作后的成就感,喜欢看着自己的作品,再绞尽脑汁给它起一个自认为很满意的名字,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喜欢一出餐厅就目标明确地走向教室。虽然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很枯燥,但细枝末节里却存在着很多小幸福。”

她说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看见什么新鲜的东西,都想拿来试一试,玩一玩,她开始尝试弹钢琴、玩魔方,做些她以前未曾尝试过的事,生活也因此变得趣意盎然。更重要的是,从孩子们的身上,她找到了遗失已久的童心。

“当我们经历了夜以继日的高压式学习,经历了高考,经历了挫折,我们还能像孩子一样自由吗?说实话,我刚接触儿童视觉艺术教育的时候,画个画瞻前顾后,怕颜料搞到衣服上,怕这一笔下去就画坏了,再看孩子们,他们才不会管这些呢,只要自己玩的开心就好了。”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唤醒了她心里的那个沉睡的小孩。

提起她,同学卢彦霖用了“踏实”两个字来形容,“我印象中的她是一个不善言辞甚至有些内向的人,话不多,但行动很有担当,会让人很放心。

因为一直在奔波工作,要帮忙的的地方总有她的身影,很勤奋,印象深刻。”他的老师青年艺术家王文聃这样评价自己的得力助手,“她质朴纯净,谦逊勤勉,是一位认真踏实的好学生,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好帮手。她其实没有天赋,但是勤奋弥补了天赋的不足。肯努力的人,照样可以获得才华。”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绮芮最喜欢纪伯伦的一句诗,“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所以她十分珍惜每一个当下,期待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用心经营自己,不必惧怕千锤百炼的辛苦,专注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期待每一个来到欧亚的你,未来都能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人。

吴绮芮 参展经历

2017年6月作品《离思》参展第二届无界国际艺术展(中国展)。北京

2017年8月作品《离思》参展第二届无界国际艺术展纽约展。美国纽约

2017年12月作品《离思》参展左西右东第四届中美优秀艺术作品大展。上海

2018年作品《离思》《思绪》《囚牢》入编2018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年鉴

2019年3月作品《畏难苟安》参展她艺术:卸妆时代。上海

2019年5月作品《生》《离思》参展出处自然当代艺术展

2019年6月作品《囚牢》参展首届大艺家夏季展

2019年7月作品《ATHEISM》参展2019中国《新星势力》艺术展

2019年8月作品《离思》参展新维度之“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