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名单”退出历史舞台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生变
原标题:“白名单”退出历史舞台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生变
“白名单”退出历史舞台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生变
在新能源汽车新补贴标准正式执行前一天,动力电池市场迎来了一场不小的变动。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2019年第22号)显示,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这就意味着,在业内存在4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被正式取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动力电池“白名单”因何而来,它的消失将产生哪些影响,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又会有怎样的走势?记者就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与行业内的多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曾助力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2015年,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时,大批自主品牌密集地推出新能源车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市场此时的情况却显得不那么乐观。
“由于低端动力电池生产门槛低,在高额补贴刺激下,我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生产企业数量过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技术实力普遍低下。”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回忆道。
事实上,截至2014年年底,涉及动力蓄电池配套生产企业多达177家,而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足7.5万辆。与此同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的新能源车型竟高达1600种。
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产品种类之间巨大差距不难看出,当时不少企业是为了“骗补”而去制造低价低品质的新能源汽车。这样的企业,显然不能在动力电池的技术探索和成长上有所作为。
更重要的是,当时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的还有日韩电池企业。这些企业对于中国本土市场早已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除极少数的企业外,绝大多数的本土动力电池厂家已经步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针对这种现状,更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2015年3月26日,工信部发布《规范条件》,明确要求自2015年5月1日起,动力电池企业需按照《规范条件》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在线申报。而新能源汽车只有搭载“白名单”内的动力电池才可以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进而获得补贴。
随后工信部先后发布了4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共有57家企业入围,此后有4批共57家动力电池和系统企业进入白名单。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由2014年不足7.5万辆一跃成为年销125.6万辆的产业支柱。与此同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加大投入和研发的力度。
“我们可以看到,在‘白名单’的引导下,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涌现出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孚能等优秀的动力电池企业。此前粗制滥造谋求补贴的低端工厂也被迫转战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和低速车等细分领域,国内电池进入了稳步高速发展的时代。”刘志超说。
动力电池进入市场竞争新时代
尽管动力电池“白名单”曾助力动力电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成长。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白名单”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和产业的发展需求。
“‘白名单’与新能源购车补贴有着较强关联性,随着补贴的持续退坡,2020年补贴将彻底消失,白名单的订单导向性作用也在随之淡化消失。”刘志超分析称,“‘白名单’存续期间,政策已经起到了行业规范指导作用,本土电池企业在规范化运营方面普遍达标,且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已现,在这一时期,市场调节将比政策规范发挥更大作用。”
他还认为,“白名单”在保护了动力电池市占率的同时,事实上也错失了中国动力电池应当励精图治的黄金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车企对动力电池的创新研发。
如今,在新的市场竞争情况下,“白名单”已经完成了原本的历史使命。而它的退出也成为动力电池产业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变化的一个信号。
“取消电池白名单是重大新能源利好,有利于行业充分竞争,有利于更强的产业链体系建设,有利于国际车企的新能源车型的中国市场投放,有利于自主品牌降低成本和取得更好的电池资源,是体现改革开放深化的好事,对车市发展促进很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不讳地表示,之前受“白名单”的影响,部分国际车企的国产新能源车的步伐较慢,这些企业转用国产电池的难度也很大。因此此次放开电池控制有利于国际车企的中国产业发展,产生“鲶鱼效应”,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再次进步。
随着“白名单”被正式取消,行业普遍认为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随着日韩电池企业的进入,新能源车企有了更多的选择性。韩国证券行业的一份分析报告也认为,未来3年内,韩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对外投资额将达到10万亿韩元(约合585亿元人民币),其中有近四成将投入至中国市场。
尽管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介入会加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是崔东树却持乐观看好的态度。“当年苹果和摩托罗拉等手机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的手机产业链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样,外资电池企业的进入会拉动国内产业链的发展,促进自主配套产品的技术提升,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